茶业概况
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人发现和利用茶,至少已有5000年的历史了。2006年中国茶园面积(不含台湾省)145万公顷,比上年增长9.3%;茶叶总产量102万吨,比上年增长9.1%。茶在中国已形成一个产业,同时也是南方山区人民重要经济收入来源之一。本章将重点介绍中国茶叶发展历史、茶叶产销现状、中国主要茶类与基本品质特征等内容。
第一节,中国茶叶发展史
茶作为饮料是中国人的一项重大发现。原始社会人类在采集和渔猎时,在品尝百草滋味的过程中发现了它。按照这一说法,茶的利用最早是从咀嚼鲜叶开始的。东汉(25~220)时期的《神农本草》中就记述了“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荼为茶的古体字笔者注)以解之”的传说。由此可以推断,原始农业开始也就是茶利用的开始,迄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了。不过,茶正式有文字记载,却是公元前200年。秦汉年间的字书《尔雅》,称茶为“模”。而到汉代,在司马相如(前179~前117)的“凡将篇”中,称茶为“葬”。在文字记载中,茶的别名还有茶、蔽、茗……等很多种。公元350年左右晋常球所著的《华阳国志·巴志》记述:“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漆、茶、蜜……皆纳贡之。”周武王伐纣,是在公元前1066年,这就是说早在3000多年前,在巴蜀(今四川)一带已用当地所产茶叶作为贡品了。而在《华阳国志·蜀志》中还提到:“安南(今四川乐山)、武阳(今四川彭山县),皆出名荼”。用文字记录人类活动,往往是后于事实本身很长时期,因此可以推论,早在3000多年前,我国云贵高原的川、滇、黔相邻地带已有茶的栽培和加工,我国是世界上最早采制和饮用茶叶的国家。
唐·陆羽(733~804)著述了《茶经》,这是世界上第一部茶书。它总结了唐以前茶叶生产和饮用的经验。《茶经·八之出》中论述了全国茶叶产地为山南、淮南、浙西、剑南、浙东、黔中、江南、岭南等8道43州,相当于现今的13个省,即现在的四川、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江苏、浙江、福建、广西、广东、贵州、陕西、河南等都已有茶的栽培。《茶经·三之造》讲述茶的制造过程是:“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这就是说,当时是一种蒸青制法的团饼茶。当然除蒸青饼茶外,也有一些地方(如郎州,今湖南常德)出现了炒青绿茶制法(见刘禹锡“西山芷若试茶歌”),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名茶。据唐《国史补》所载:“剑南有蒙顶石花、小方、散芽,列为第一。此外湖州有顾渚紫笋,……睦州有鸠坑,洪州有西山白露,寿州有霍山黄芽等。”
在此期间,中国的茶种也正式向外传播。唐德宗贞元21年(公元805年),日本僧人最澄来我国浙江学佛,回国时带回茶种,植于日本贺滋县(今池上茶园),这也是日本种茶之开始。
宋代(960~1279)茶叶在民间广泛流行,已成为人民生活的必需品。正如王安石的《临川集卷七十议茶法》所载:“夫茶之为民用,等于米盐,不可一日以无。”当时的产茶区域主要集中在长江流域和淮南一带。其中以四川产茶最多;其次是江南路、淮南路、荆湖路、两浙路;而福建路产茶最少,但品质特好。到南宋时,产茶已有66个州(宋史“食货志”)。宋代的茶叶主要分为片、散2种。片茶就是饼茶和团茶;但也有散茶,不过数量较少。
元代(1206~1368)茶区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淮南及两广一带,其主产区有江西行中书省,湖广行中书省(包括两湖至广西、广东、贵州及四川南境,全国产量约10万吨)。元代茶类分为蜡面茶、末茶、茗茶3种,前2种即继承宋代的片茶制法,后一种就是现在的蒸青散叶茶。当时的散叶茶,因鲜叶原料不同,分芽茶和叶茶2类。芽茶的鲜叶原料较幼嫩,叶茶相对较粗老。如当时的名茶“探春”、“先春”等属芽茶,“雨前”则属叶茶。
明代(1368~1644)茶的产区又进一步扩大。著名的产区有:浙江杭州的龙井、天台的雁岩、扩苍的大盘、绍兴的日铸、长兴的罗界和福建的武夷、湖南的宝庆、云南的五华、江苏的虎丘及天池、安徽的休宁及霍山的大蜀等。明代在茶叶制法上由蒸变炒,这种干热制法炒青茶的出现大大发展了茶的香气,是制茶技术上一大进步。由于炒青散茶的发展,在以后还相继出现了红茶、黄茶、黑茶和直接晒干或烘干的白茶。
清代(1616~1911),由于国内市场的需求和对外贸易的刺激,促使种茶范围扩大,面积、产量剧增。特别是大规模地经营茶叶,为前所未有。据郭柏苍《闽产录异》(1886年)载:“闽诸郡皆产茶,以武夷为最,……清明后,谷雨前,江右采茶者万余人。”反映了当时茶叶生产的盛况。
综合各地方志的记述,清代产茶的主要省份(产茶县占该省50%以上)有:云南、四川、贵州、广西、广东、湖南、湖北、江西、福建、台湾、浙江、江苏、安徽等13省。河南(东南部)和陕西(南部)2省,也有悠久的产茶历史和一定的种茶面积。此外,甘肃的文县、山东的莒县(1935年志)和文登(1897年志)等
县都曾为产茶地。
在茶的类别方面,在福建安溪、建瓯、崇安等地乌龙茶生产形成了规模。至此,6大茶类(绿茶、红茶、黄茶、黑茶、白茶和乌龙茶)均已创造出来,而且在制茶技术上有了很大的发展。每一种茶类中,又因产地、品种、采制方法的差异,出现了很多各具特色的地方名茶,如西湖龙井、庐山云雾、黄山毛峰、武夷岩茶、安溪铁观音、闽红工夫、祁门红茶、君山银针、六堡茶、温州黄汤、恩施玉露、洞庭碧螺春、白毫银针等。
清代的茶叶生产,在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入侵后,确存在茶区的盲目拓展和产量畸形增加的情况。1886年,全国茶叶产量达25万吨,出口13.4万吨,总产值5000万~6000万元,占世界第一位。但在此以后,直至新中国成立前夕,由于国外植茶业的兴起,加之国内战乱频繁,茶叶生产一蹶不振,出口量逐渐减低,产区面积也相应缩小,茶叶产量只有4.1万吨,出口0.9万吨。
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政府重视,采取积极扶持的政策,使衰落的茶业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从1950年至2006年,茶园总面积(不包括台湾省)从16.8万公顷扩展到145万公顷;茶叶产量从6.52万吨增加到102万吨;茶叶出口量从1.96万吨提高到28.7万吨。分别比1950年增长7.6倍、14.6倍和13.6倍。面积和产量位居世界第一,出口量稳居世界第三位。
第二节,茶叶产销现状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茶园种植面积基本稳定,产销平衡,产量和出口继续增长。2006年中国茶园种植面积145万公顷(不含台湾省),茶叶产量102万吨,出口28.7万吨。目前,全国有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江苏、广东、广西、海南、湖南、湖北、河南、四川、重庆、云南、贵州、陕西、山东、甘肃、西藏及台湾等2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1000多个县(市)产茶。根据地域、气候、茶树生长及茶类情况划分为江北、江南、西南、华南4大茶区。
一、江北茶区
位于长江中下游北部,是我国最北茶区,属茶树生态次适宜区。包括甘南、陕南、鄂北、皖北、苏北、鲁东。本区处于北亚热带北缘,气候寒冷(年平均气温15.5℃以下),降水量少(在1000毫米以内),茶树生长期短。茶树品种多为灌木类中小叶种,如紫阳种、信阳种等,抗寒性较强。全区生产绿茶,有炒青、烘青、晒青等。名茶有六安瓜片、信阳毛尖等,其品质香气鲜爽,滋味醇厚。
由于本区冬、春季气温较低,因而茶树休眠期较长,茶树生长期较短,从3月中旬发芽以后到4月上中旬采茶,生长期180~210天。入冬后,茶树易受寒流袭击,特别是高山、迎风面茶园更易受冻。为提高本区栽培效果,必须在栽培技术上采取相应防冻措施,如建造防风林带、增施有机肥料、选用抗寒品种等尤为重要。同时鉴于该区降水较少,必须注意茶园灌溉,提高茶园经济效益。
二、江南茶区
位于长江中下游南部,属于茶树生态适宜区。包括浙江、湖南、江西等省和皖南、苏南、鄂南、粤北、桂北及福建大部,为中国茶叶主产区,占总产量的2/3。区内茶树种质资源丰富,茶树品种主要有灌木类品种,小乔木类也有分布。生产的茶类有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黑茶以及各种特种名茶和花茶,是全国重点绿茶产区。这里生产的名茶种类繁多,品名达几百个之多。其中最著名的有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黄山毛峰、太平猴魁、武夷岩茶、庐山云雾、君山银针等,在国内外享有很高声誉。该区社会经济条件优越,科技力量雄厚,新育成的品种很多。经鉴定推广的绿茶品种有龙井43号、龙井长叶、福鼎大白茶、迎霜、劲峰、翠峰、寒绿等20余个,红茶品种有安徽1号、江华苦茶等近10个,制乌龙茶品种有水仙、大红袍、肉桂、铁观音、黄旦、毛蟹等,白茶品种有政和大白茶与福鼎大白茶等。
该区气候温和而湿润,年平均气温在15.5℃左右,年降水量1000~1600毫米,茶叶生产在全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无论是外销、内销还是边销都占有极大比重。
三、西南茶区
位于中国的西南部,属茶树生态适宜区,是我国最古老的茶区。包括贵州、四川、重庆等地以及云南中北部和西藏的东南部。本区茶类众多,有红茶、绿茶、黄茶、边销茶、沱茶、花茶等。名茶的花色品种独具风格,深受国内外消费者喜爱。有蒙顶黄芽、都匀毛尖、昆明十里香等。区内茶树品种资源十分丰富,既有小乔木、灌木类品种,也有乔木类品种。云南大叶种在许多地区都能生长,是我国外销红碎茶有希望的地区之一。
从总体来看,本区自然条件较为优越,年平均气温在16.5℃以上,年降水量1000~1700毫米。除高山外,茶树一般冬季不会发生冻害,夏季干热害也很少发生;有季节性干旱现象,冬、春季半年无雨,但相当温暖,如能采取适当措施,注意保持土壤水分,就能增加新梢生长轮次、延长采摘期、增加茶叶产量。
四、华南茶区
位于中国南部地区,属茶树生态最适宜区。包括福建、广东的中南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南部、云南省南部及海南、台湾等地。该区气候温暖而湿润: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年降水量1200~2000毫米。茶树品种资源比较丰富,在大山区至今还生存着野生大茶树,常与其他常绿阔叶树种混生。栽培品种主要为乔木类大叶种,区内大叶种到处可以种植,小乔木和灌木类中、小叶种也有分布。由于生态条件适宜,不仅可速生高产,而且品质优异,最适宜发展红碎茶。生产的茶类有红茶、普洱茶、乌龙茶、六堡茶,还有铁观音、凤凰单丛等名茶。名牌产品滇红驰名中外,在东欧和俄罗斯市场有很高声誉。普洱茶,茶味浓醇,回甘而耐冲泡,不仅国内畅销,在东南亚各国也是抢手货。闽南生产的乌龙茶铁观音品质优异,很受国内外消费者的欢迎。
从生产的茶类结构看,中国是世界上茶叶品种最齐全的国家,有红茶、绿茶、乌龙茶、花茶及边销茶等。据2005年统计,全年茶叶总产量93.4万吨,比上年增长11.8%。其中绿茶63万吨,比上年增加2.8%;红毛茶4.2万吨,比上年下降4.5%;乌龙茶10万吨,比上年增产11.1%;紧压茶2.85万吨,与上年持平。绿茶和乌龙茶都呈现上升发展的势头,而红茶和边销茶呈下降趋势。2005年我国国内茶叶销售达到60万吨,比2004年增长9.1%;销售额达到170亿元,比上年增加15亿元,增长9.7%。近年来,由于人们加深了绿茶对人体保健功能的认识,促使绿茶消费量持续增长。2005年,国内绿茶销售35万吨,比2004年增长16.7%;红茶受滇红减产影响,消费量下降,2005年红茶销售为1.4万吨,比2004年下降12.5%;乌龙茶销售量2005年为6.8万吨,比2004年增长23.6%;花茶因原料价格上涨的原因,影响了销售,2005年的销售量为8.5万吨,比2004年下降10.5%;紧压茶及其他茶类的销售量2005年达到8.8万吨,比2004年增长18%。值得重视的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提升,名优茶的开发、生产蓬勃发展,产销两旺。以浙江为例,2000年时,全省名优茶产量仅为2.83万吨,产值17.95亿元;2005年名优茶产量已上升到4.7万吨,产值41.2亿元。5年来,产量和产值分别增长了0.66倍和1.29倍。名优茶的发展,促进了茶叶结构的调整,带动茶叶质量的提高,增加了茶叶生产的经济价值,支撑茶叶行业的稳步发展。预计在今后一个时期内,这种上升势头还将继续保持下去。
第三节,中国主要茶类及其基本品质特征
依据加工方法及其茶多酚类物质的氧化程度不同,中国现代生产的茶叶从初制的角度可分为绿茶、黄茶、白茶、乌龙茶(青茶)、黑茶和红茶6个大类。
一、绿茶
绿茶是一种不发酵茶类。
绿茶加工工序如下:杀青→揉捻→干燥
它是利用高温(锅炒或蒸汽)杀青,钝化了酶的活性,制止多酚类物质的酶性氧化,保持清汤绿叶的特色。在一般情况下,绿茶的品质在杀青工序中已基本形成,以后的工序只不过在杀青的基础上进行造型、蒸发水分、发展香气。因此,杀青工序是绿茶品质形成的基础。绿茶类的品质特征是清汤、绿叶,俗称三绿——干茶绿、茶汤绿、叶底绿。在内质上要求香气高爽、滋味鲜醇。但不同的花色品种,品质上仍有各自特色。
由于杀青和干燥方法不同,绿茶分为蒸青绿茶、炒青绿茶、烘青绿茶和晒青绿茶4类。
(一)蒸青绿茶
最古老的茶类。唐代出现蒸青散茶延续至今仍在不少地方保留着类似的制法。如湖北省的恩施玉露、江苏宜兴的阳羡茶等。如今日本生产的玉露茶、煎茶以及茶道贯用的“抹茶”等都是蒸青茶。
蒸青茶制法:除少量手工炒制外,目前以机制为主。其制作工艺流程如下。
鲜叶→蒸汽杀青→粗揉→中揉→精揉→烘干→成品
蒸青绿茶的品质特点是:干茶呈棍棒形,色泽绿,茶汤浅绿明亮,叶底青绿,香气鲜爽,滋味醇和清鲜。日本人称这种蒸青绿茶为具有真色、真香、真味的天然风味茶。
(二)炒青绿茶
在我国为产量最多、分布最广的一种茶。起始于明代(蒸变炒)。因成品的外形不同又分为以下4种:
- ①长炒青。如江西婺源的婺绿炒青,安徽屯溪、休宁的屯绿炒青,浙江淳安、遂昌的遂绿炒青,浙江温州的温绿炒青等。精制加工后的产品统称为眉茶,主要作为外销。
- ②圆炒青绿茶。即珠茶。是浙江特产。特点是外形浑圆紧结,香高味浓耐冲泡。主销西北非国家。
- ③扁炒青绿茶。如龙井、大方等。产于浙江、安徽等省。
- ④卷曲炒青绿茶。如碧螺春等。产于江苏省。
炒青类绿茶有长条形、圆形、扁形、卷曲形等不同形状,这些都是在杀青以后用各种不同造型手法制成。
其基本工艺如下:杀青→揉捻(或不揉捻,只在锅中进行造型)→ 炒干
炒青类茶叶因为是在炒锅中完成,因此有以下品质特点。
外形:色泽绿润,呈条、圆、扁或卷曲。要求紧结匀整。
内质:栗香居多,也有清香型。要求香气持久、滋味浓醇爽口、汤色绿亮、叶底黄绿明亮。
(三)烘青绿茶
简称烘青。通常直接饮用者不多,常用作窨制花茶的茶坯。另外,也有一些采摘细嫩芽叶制成毛峰茶,如黄山毛峰、太平猴魁、华顶云雾、永川秀芽等,都属此类。
烘青绿茶的基本制法如下:杀青→揉捻造型→烘干
烘青绿茶的品质特点:一般是条索细紧完整,显峰毫;色泽深绿油润,细嫩者茸毛特多;香气清香,滋味鲜醇;汤色清澈明亮;叶底匀整,嫩绿明亮。
(四)晒青绿茶
主产于云南、四川、湖北、广西、陕西等省、自治区。除部分作散形茶饮用外,大部分晒青茶原料粗老,多用于制紧压茶。如青砖、康砖、沱茶等。晒青绿茶中,质量以云南大叶种所制的滇青为最好。以滇青茶为例,其制法如下。
杀青→揉捻(特别粗老者不揉捻晒干)→晒干
滇青茶品质特点:外形条索粗壮肥硕,白毫显露,色泽深绿油润,香味浓醇,富有收敛性,耐冲泡,汤色黄绿明亮,叶底肥厚。
二、红茶
红茶是全发酵茶类。红茶的鲜叶原料与绿茶基本相同,只是不经高温杀青,而是采用萎凋、揉捻,然后经过发酵,使叶子变红以后烘干而制成。
红茶加工工序如下:萎凋→揉捻(或揉切)→发酵→干燥
红茶品质特征:红汤红叶。
红茶可分为:小种红茶、工夫红茶和红碎茶等3大类。
(一)小种红茶
是福建省特有的一种条形红茶。是红茶历史上最早出现的一个茶类,因制法特殊,在烘干时采用松柴明火烘干,因此成茶有松烟香味。著名的小种红茶有正山小种、外山小种和烟小种。正山小种产于福建崇安县桐木关、星村;外山小种产于武夷山以外的福建省坦洋、政和、屏南、古田等地;烟小种为工夫红茶的粗老茶,经烟熏加工而成。
正山小种红茶的品质特征:外形叶色乌黑,条索紧直粗壮;内质香气高,微带松烟香;汤色红浓,滋味浓而爽口,活泼甘醇,似桂圆汤味。
正山小种红茶的制法如下:萎凋→揉捻→发酵→过红锅→复揉→烟焙
(二)工夫红茶
是细紧条形红茶。产于全国10余个省、自治区,是中国传统出口红茶类,远销东、西欧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著名的工夫红茶有安徽的祁红、云南的滇红、广东的英红、福建的闽红、江西的宁红、湖北的宜红等。
工夫红茶原料细嫩,制工精细,外形条索细嫩紧直、匀齐,色泽乌润,香气馥郁,滋味醇和而甘浓,汤色叶底红艳而明亮,具有形、质兼优的品质特征。
工夫红茶的制法如下:鲜叶→萎凋→揉捻成条→发酵→烘干
(三)红碎茶
在加工时经切碎而制成颗粒形的红茶。印度、斯里兰卡主产这种茶叶,中国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才大量生产的,是国际市场上的主产品。红碎茶冲泡时茶汁浸出快、浸出量大,适宜于一次性冲泡加糖加奶饮用,是国际上“袋泡茶”的主要原料。
红碎茶的基本制法如下。
鲜叶萎凋→揉切→发酵→烘干
红碎茶按外形形状可分为叶茶(OP、FOP)、碎茶(FBOP、BOP)、片茶(BOPF、F)和末茶(D)4大花色。叶茶呈短条状显毫,碎茶呈颗粒状,片茶呈皱折状,末茶呈砂粒状。红碎茶的品质要求是:叶色乌润(红而不枯),汤色红亮,滋味浓、强、鲜。中国的红碎茶因产区、茶树品种、初制工艺上的区别,品质风格也有明显差异。中国的红碎茶有四套标准样,一、二套样为大叶种地区生产,三、四套样为中、小种地区生产。
大叶种产区的红碎茶,一般干茶成品壮实,紧结匀齐显毫,汤色红艳,香气鲜浓(鲜爽),叶底红亮,滋味浓强,富刺激性。中小叶种茶区的红碎茶,干茶成品香气清香,滋味尚浓爽,但浓强度较差。
三、乌龙茶(青茶)
乌龙茶属半发酵茶类茶,是介于不发酵(绿茶)或全发酵(红茶)之间的一类茶叶,因其外形色泽青褐,因此也称青茶。乌龙茶冲泡后叶片上有红有绿。典型的乌龙茶叶片中间呈绿色,叶缘呈红色,素有“绿叶红镶边”之美称。这是由于乌龙茶制造过程中的摇青做青工序,使叶缘碰撞破损红变所致。
乌龙茶成品外形紧结重实,干茶色泽青褐,香气馥郁,有天然花香味;汤色金黄或橙黄,清澈明亮,滋味醇厚,鲜爽回甘。高级乌龙茶具有特殊的韵味,如武夷岩茶具有“岩韵”、铁观音具有“观音韵”、台湾冻顶乌龙具有“风韵”等品质风格。
乌龙茶产于福建、广东和台湾3省。在福建崇安县武夷山称闽北乌龙,多数是一种条形乌龙茶;产于福建安溪一带的,称闽南乌龙,多数呈半球形;产于广东潮州一带的,称潮州乌龙,呈条形,又称单枞乌龙等。台湾生产的乌龙茶,有半球形的,如冻顶乌龙;也有呈条形的,如文山包种茶。
乌龙茶加工的基本工艺如下。
鲜叶→晒青→做青(摇青、晾青)→杀青→揉捻→烘焙→毛茶
做青是乌龙茶的加工最关键的工艺(过去的做青过程是在水筛上进行,用手转动筛子和两手搓叶,使叶缘相互摩擦,叶细胞破碎而红变;现在改用摇青机,转动摇青机使叶缘摩擦损伤)。乌龙茶的品质特征主要是在晒青、摇青的过程中形成的。
乌龙茶因产地不同,加工工艺可分为3种类型。
闽北与广东乌龙茶加工工艺基本相似,重晒青(或室内加温萎凋)、重摇青,即发酵程度相对较重;没有包揉造型工艺。
传统的闽南乌龙茶加工工艺晒青(加温萎凋)、摇青较轻,即发酵程度比闽北乌龙茶轻;有包揉造型工艺,即杀青→揉捻(热揉)→包揉→复包揉,包揉反复进行数次。
台湾和闽南仿台式(轻发酵)乌龙茶轻晒青(加温萎凋)、轻摇青,即发酵程度轻,基本上保持绿叶绿汤的品质特征;有包揉造型工艺,即杀青→揉捻(冷揉)→包揉→复包揉,包揉反复进行多次。主要是在日晒、做青过程形成,通过晒青发生生化转化的结果。
四、白茶
白茶属于微发酵茶,是我国的特产,其他产茶国家都不产白茶。最早是福建省的福鼎于1885年生产银针;而生产白牡丹是福建省建阳的水吉,至今白茶只在福建的福鼎、福安、政和、松溪、建阳等部分地区生产。
白茶大部分是外销。银针过去销往俄罗斯、德国、法国和爱尔兰等地;白牡丹销往我国香港地区和东南亚国家。
茶品质特点:白茶多用细嫩的大白茶芽叶为原料。成茶外表为白毫所披覆,呈白色,故称白茶。在初制技术上不炒不揉,只晾晒或结合烘干,以保持茶叶之原形。
白茶有芽茶和叶茶之分,共有4个花色品种。单芽制成称银针,叶片制成称寿眉或贡眉,芽叶不分离的称白牡丹。
白茶的品质特征以白牡丹为代表,外形芽叶连枝,叶态自然,叶背垂卷。两叶合抱心,绿叶夹银芽,形似牡丹花朵,故称白牡丹。由于白牡丹的芽呈银白色而芽毫显露,叶面是灰绿色,叶背满披白毫,故以“青天白地”来形容;白牡丹的外形要求芽叶完整连枝、肥壮,叶面波纹隆起,切忌断碎;内质香气清鲜,毫香显,滋味鲜醇;汤色杏黄,清澈明亮;叶底嫩绿或淡绿,叶脉微红。
以大白茶品种与水仙品种分别制成的白牡丹称大白或水仙白。两种产品特征有所差别。大白芽叶肥壮,叶色黛绿,香味清鲜甘醇;水仙白叶张肥厚,毫心长,叶色墨绿,香味清芬甜醇。
贡眉外形比白牡丹瘦小,白毫少,叶灰绿带黄色。寿眉不带毫芽,叶灰绿带黄色,香较低,味较淡,汤色浅,叶底较粗硬。
白茶的加工,由萎凋、烘焙2道工序完成。虽然白茶工艺简单,但鲜叶通过长时间的自然萎凋及加工处理,在适宜的温、湿、气、热条件下,其形态发生了深刻的物理与化学变化,形成了白茶特有的外形与内质品质特征。
(一)白毫银针的制法与品质特点
福鼎、政和两地制法不同。福鼎银针,亦称北路银针。特点是茶芽肥大,茸毛厚、水色晶莹。制法简单,是将鲜叶置于强日光下晒至七成干,然后文火烘至足干。政和所产银针亦称西路银针。其特点是茶芽瘦长,茸毛略厚,外形较福鼎差,但香气芬芳,滋味较好。其制法是将芽叶薄摊于筛子上,每筛半斤(250克),在通风处(或太阳下)晾晒至七八成干,然后在烈日下晒至足干。
(二)白牡丹和寿眉的制法与品质特点
白牡丹用水仙品种,采用一次性全阴干或半阴干半烘干法制成。它不揉、不炒,因此白牡丹的叶色灰绿带黄,稍呈银白光泽,夹以银白毫心,形如牡丹花的花朵。水色橙黄清澈,清香微甜。寿眉采用银针后,留下的单片或短小芽叶制成,制法与银针相同,只是原料不同而已。
五、黄茶
黄茶属轻微发酵茶。黄茶有黄芽茶、黄大茶、黄小茶等花色品种。黄茶产于安徽、四川、湖南、浙江等地。由于鲜叶原料老嫩程度不同而分为以下几种:以单芽制成的黄茶有君山银针蒙顶黄芽等黄芽茶,以1芽2叶制的黄茶叫黄小茶或黄汤,以1芽4~5叶制的称黄大茶。
黄大茶主销山东、苏北;黄小茶、黄汤主销华北、辽宁营口,天津、北京次之。
黄茶共同的品质特点:黄汤黄叶,香气清悦,滋味醇厚。黄大茶是叶大梗长,成茶有自然金黄色,具有焦糖香气,色黄绿,叶尖呈黑绿色,开汤后叶底黄红色。黄小茶为黄汤,汤色黄而鲜亮,品质细嫩,叶底嫩黄。
黄大茶、黄小茶的制造:黄茶的制造工艺与绿茶基本相似,只是多了一个闷黄过程,即杀青→揉捻→堆积闷黄→干燥。
六、黑茶
黑茶是一种后发酵茶。因初制成黑毛茶后,在再加工成紧压茶时仍有发酵,故称后发酵茶。
黑茶是我国主要茶类之一,因茶叶颜色呈黑色,故称为黑茶。
黑茶产制历史悠久。四川在11世纪时就用绿毛茶做色制成黑茶销往西北。湖南安化黑毛茶起始年代不明。但在安化县第五区苞藏园一家姓张的茶园里,现在还竖立着雍正八年(1730年)黑茶禁碑。按此推算,安化黑茶至少已有300年的历史了。
现在黑茶产地有湖南的安化、新化、桃园、常德、汉寿、益阳、武陵、宁乡,湖北的咸宁、蒲圻、通山、通城,四川的灌县、彭县、崇庆、汶川、安县、绵阳、北川云南的凤庆、勐库、景东、景春、昌宁、临沧和下关以及广西苍梧等地。
黑茶一般原料较粗老,分为散茶和紧压茶2类。散叶茶有天尖、贡尖、生尖和普洱散茶、六堡茶等;紧压茶是黑毛茶的再加工产品,有花卷、茯砖、黑砖、青砖、沱茶、七子饼茶等。黑毛茶的品质特点一般是色泽乌黑油润;滋味醇厚,香气持久;汤色黄褐或橙黄;条索粗卷欠紧结。
黑茶的制造工艺分初制和压制2个部分。压制属紧压茶压制技术,本节不加论述。这里只介绍黑茶的初制。黑茶虽然产地不同,其种类繁多,但都有共同特点,即鲜叶原料较粗老,都有渥堆变色工序,这是形成黑茶的关键工艺。
- 有的在杀青以后渥堆,如四川南路边茶的做庄茶;
- 有的在揉捻以后湿坯渥堆,如湖南黑毛茶、广西六堡茶;
- 也有的在晒干以后再加水发酵渥堆,如普洱茶。
现以湖南黑毛茶和云南普洱茶为例,将其初制工艺和品质特点说明如下。
(一)湖南黑毛茶
湖南黑毛茶原产于安化,现在已扩大到益阳、桃江、宁乡、汉寿、临湘等地。黑毛茶原料以青梗新梢为对象,一般要长到1芽4~5叶或对夹叶时才开
采。黑茶采摘标准较粗老,故常用半月形的采茶刀套在手指上割采。湖南黑毛茶初制工序如下。
杀青→揉捻→渥堆→复揉→干燥
湖南黑毛茶品质特点:外形叶张肥大,条索卷折,色泽油黑;汤色橙黄,香味醇厚,有松烟香味;叶底黄褐色。
(二)云南普洱茶
普洱茶是以云南大叶种茶树鲜叶为原料制造而成。制造工艺是先经杀青→揉捻→晒干制成晒青毛茶,称滇青;而后经洒水渥堆→晾干→筛分制成普洱茶。
渥堆是普洱茶加工的关键工序。晒青毛茶在泼水后,经若干天堆积发酵,形成普洱茶的品质特征:汤色浓,明亮(褐红色或棕红色);滋味甘滑醇厚,香气独特陈香;叶底呈猪肝色。
发表回复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