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品质形成的生化原理
我国生产的茶类有绿茶、红茶、黄茶、白茶、乌龙茶和黑茶6个基本茶类,此外还有再加工茶和花茶。由于各类茶叶的加工方法不同,品质形成的原理亦各不相同。
第一节,绿茶品质形成的生化原理
绿茶是我国的主要茶类,由于加工方式不同又分为炒青绿茶、蒸青绿茶。炒青绿茶又因炒干方式不同分为眉茶、珠茶、扁形茶、针形茶等。
尽管绿茶产品种类很多,加工方式也千变万化,但其加工基本原理一致。
绿茶加工的基本原理是利用高温杀青,破坏酶活性,抑制多酚类化合物在酶促作用下氧化,以避免产生红梗红叶,保持清汤绿叶的品质特色。同时通过不同的加工工艺发展香气、改善滋味、美观外形,从而形成各种不同风格品质的绿茶品类。
绿茶品质由茶叶的色泽、滋味、香气、外形4个因子构成,各因子之间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它们的形成是茶叶内外各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鲜叶原料(如品种、栽培条件、采摘标准等)、制作方式、加工环境等。
一、色泽的形成
茶叶色泽分为干茶色泽、茶汤色泽和叶底色泽3部分。鲜叶的色泽基本上是绿色的,鲜叶中主要的呈色物质有叶绿素、叶黄素、胡萝卜素、花青素、花黄素等几类。叶绿素、叶黄素和胡萝卜素是脂溶性色素,不溶于水,所以其保留量与干茶和叶底色泽有关。叶绿素受热后,一部分转变为脱镁叶绿素,参与干茶色泽的构成;少部分会产生水解,转变为亲水性,进入茶汤影响茶汤色泽。花黄素、花青素为鲜叶中的主要水溶性色素,易被氧化而变成橙、红色,甚至褐色等各种氧化产物,直接影响绿茶的色泽。绿茶加工过程中采取高温杀青抑制酶的活性,保证绿茶“三绿”的品质特征。此外干茶色泽的形成还与鲜叶表面茸毛的多少有关,在加工过程中茸毛黏附的茶叶表面可直接影响干茶的色泽。
二、香气的形成
绿茶中检测出的香气有200多种,其中一部分是鲜叶中保留下来的,而大多数是在加工过程中形成的。绿茶香气的形成主要通过下面的几种途径:散发鲜叶中原有的低沸点青臭气,显露出清香或花香;发展鲜叶中的芳香物质,在加工过程中转化而成芳香物质。形成绿茶香气的主要物质是芳香油。鲜叶中芳香油的含量很少,但组成复杂,有酸类、醛类、酮类、醇类、烯类等。其中在鲜叶里含量最多的青叶醇,是具有青草气、青臭气的物质,在杀青加热后能散发这些青臭气。此外,在茶叶加工过程中,一些含氮物质如蛋白质、氨基酸,含碳化合物如糖、脂肪等,以及部分色素物质如类胡萝卜素等,在加热及干燥过程中也会发生各种反应形成甜香、高火香、焦香及其他特殊的香气。
三、滋味的形成
形成茶叶滋味的物质都是水溶性的。有多酚类及其氧化产物、氨基酸、咖啡碱、糖类、水溶性果胶、有机酸等。各种物质都有自己的滋味特征。如多酚类苦涩,且具有较强的收敛性;氨基酸鲜爽;糖类甜醇;咖啡碱和茶皂素的苦味等。各类物质的组成成分又有各自的滋味特征。如多酚类及其氧化产物是决定茶叶滋味的基本成分,其中70%是儿茶素。各种儿茶素的滋味不同,结构简单的收敛性强而比较可口,结构复杂的则涩味较重。绿茶的滋味是各种成分相互配合、彼此协调、综合反应的结果。
在绿茶初制过程中,蛋白质水解可使部分氨基酸增加,同时多酚类氧化沉淀而减少,使酚氨比降低,茶味因此浓而鲜爽。初制过程中糖类也因淀粉的水解而增加,在味觉上可与苦涩味拮抗,使茶味变醇。
四、外形的形成
绿茶外形的形成与鲜叶质量如嫩度、形状、新梢节间长短等密切相关。不同的加工工艺又可塑造各自的外形特征。杀青后不揉捻的叶子,干燥后茶叶基本保持自然的形状;杀青后揉捻,晒干或烘干,茶叶保持揉捻叶的形状;杀青叶经揉捻后炒干或半烘炒,在炒干过程中运用不同的手法或机械,在揉捻叶形状的基础上进一步造型,如眉茶、珠茶、碧螺春、雨花茶等;杀青叶不经揉捻直接炒干,在炒干过程中运用巧妙的手法造型,如扁平光滑的高级龙井及一些炒青名茶。
在茶叶加工过程中,随着鲜叶嫩度的下降,有效成分含量减少,制成的干茶外形也逐渐粗松。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与果胶是鲜叶细胞壁的组成成分,是植物体的支持物质,在新梢伸育过程中,随着叶子的生长纤维素等成分含量增加,叶质就显得粗硬,所制毛茶的外形常粗老。
第二节,红茶品质形成的生化原理
红茶包括工夫红茶、红碎茶和小种红茶。它们的制法大体相同,都有萎凋、揉捻(切)、发酵、干燥4个工序。工夫红茶、红碎茶和小种红茶是全发酵茶,鲜叶通过萎凋、揉捻(切)、发酵、烘干等工艺过程,使鲜叶内化学成分发生一系列的物理和化学变化,形成红茶独有的品质特征。红茶是通过萎凋来增强酶的活性,然后通过揉捻、发酵,以茶多酚的酶促氧化为中心,发生了一系列的生化变化,最后形成了红汤红叶的品质特点。
一、酶活性的变化
鲜叶离体后,随着失水过程的进展,多酚氧化酶的活性是逐步增强的;适度萎凋叶多酚氧化酶的活性是鲜叶的2~4倍,萎凋叶经揉捻后使氧化酶类氧化速度大大加快,酶性氧化成为揉捻阶段的主流生化变化。随着发酵过程的进展,酶活性逐步降低,直到干燥作业开始,当叶温达到70℃时,多酚氧化酶才彻底变性、失去活力。
二、红茶色素的形成与转化
茶多酚的主体物质是儿茶素类物质。儿茶素存在于鲜叶细胞的液泡内,而多酚氧化酶主要存在于原生质中的叶绿体和线粒体内。但当叶片组织受到损伤如揉捻或揉切后,儿茶素类物质与多酚氧化酶接触,在有氧气的条件下,儿茶素类便迅速发生酶促氧化作用,首先产生儿茶素邻醌。邻醌物质很快又发生聚合,逐步产生了茶黄素,茶黄素进一步氧化的结果产生茶红素,茶红素进一步氧化并与氨基酸等物质的聚合,最后形成茶褐素。茶黄素和茶红素是形成红茶红叶红汤的主体物质。
从儿茶素氧化聚合形成茶褐素的整个过程,物质的颜色是逐渐加深的。邻醌为黄色,茶黄素为橙黄色。茶红素为红色,茶褐素为暗褐色。红茶制造过程中叶绿素的分解破坏是很显著的。叶绿素的分解破坏,一是由于酶性或非酶性的水解,二是加热过程中的脱镁作用,使红毛茶的色泽形成黑棕色。
三、红茶滋味的形成
形成红茶滋味的主要化学成分有多酚类化合物、咖啡碱、酶类、氨基酸等物质。
多酚类化合物是构成红茶滋味浓强的主要成分。其中茶黄素具有较强的收敛性,茶红素则滋味醇和,二者含量丰富、比例适中(茶红素:茶黄素为10:15),是形成高品质红茶滋味的主要原因。
构成茶汤鲜爽的主要成分是氨基酸、未被氧化的儿茶素及茶黄素和咖啡碱等。氨基酸是带鲜味的物质。红茶制造过程中,蛋白质水解后形成各种游离氨基酸,它与多酚类化合物协调配合,赋予红茶浓醇鲜爽的滋味特征。咖啡碱是略带苦味的物质。咖啡碱与茶黄素等多酚氧化物产生的络合物是形成茶汤冷后浑的原因。咖啡碱与茶黄素络合滋味鲜爽,冷后呈黄亮色;与茶褐素络合,冷后呈暗黄褐色;与茶红素络合,冷后呈棕红色。
红茶滋味的甜醇主要是叶内含有糖类物质,萎凋叶中糖类物质淀粉产生了较多的可溶性糖;在高热干燥阶段,多糖的裂解增加可溶性单糖的数量。因此,在红茶制造过程中可溶性糖的数量是增加的,可溶性糖的增加对增进茶汤滋味的甜醇味以及甜香味都是有积极意义的。
四、芳香物质的变化
红茶制造过程中芳香物质的变化是比较复杂的,由鲜叶中的50种增加到成茶中近300种。香气成分的种类如此之多,但香气的含量甚微。
红茶香气物质一部分是鲜叶中固有的,而大部分是红茶制造过程中由其他物质转化来的。萎凋、发酵过程中某些醇类的氧化、氨基酸和胡萝卜素的降解、有机酸和醇的酯化、亚麻酸的氧化降解、己烯醇的异构化、糖的热转化等都会产生很多新的香气物质。因此萎凋、发酵过程中香气物质是增加的。在干燥阶段,由于高温的原因,很多低沸点的香气物质大量挥发,最后剩下的是一些高沸点的芳香物质,以醇类和羧酸类为主,其次是醛类、酯类等。芳香物质到发酵阶段组成和数量都达到高峰,当发出浓郁香气时及时停止发酵,可获得高香茶。烘干后,香气物质含量又有减少,但成分的种类增加很多。
第三节,乌龙茶品质形成的生化原理
青茶又称乌龙茶,是一种半发酵茶,有闽北乌龙制法和闽南乌龙制法之分。其加工原理、方法基本类同,主要工艺为鲜叶→萎凋→做青(摇青→晾青)→杀青→揉捻→烘干。加工时鲜叶的内含物多酚类发生部分氧化作用,形成乌龙茶特有的品质风格——香高、味醇、绿叶红镶边。乌龙茶品质的形成取决于鲜叶原料及加工工艺的发挥。近几年台式乌龙茶制法在大陆得以普及,乌龙茶摇青时间进一步缩短,以及空调摇青的发展,乌龙茶的色泽趋向于更绿。
一、乌龙茶各品种的鲜叶特点
乌龙茶对品种种质特性的依赖性特别强,适制乌龙茶的品种一般以中叶种为多。适合制造乌龙茶的鲜叶多是成熟的新梢。品种是采制优质乌龙茶的物质基础。我国乌龙茶品种十分丰富,有国家级良种10个,省级良种17个,名枞珍稀品种和地方品种数十个。主要有水仙、大红袍、肉桂、铁观音、本山、毛蟹、黄金桂、梅占、矮脚乌龙、奇兰、佛手、大叶乌龙等。不同的鸟龙茶品种生物学特性不同,品质特征也不同。安溪铁观音有“音韵”味;水仙品种入口有浓厚而甘滑的喉韵;武夷肉桂如桂皮的香味;安溪黄金桂有犹如兰花香味,称之“透天香”。乌龙茶丰富的品种资源,使乌龙茶产品特色明显,加之传统的加工方式和不可多得的单枞品种,使乌龙茶产品的个性更加明显,少数产品不可复制,显得少数乌龙茶产品十分稀少。
乌龙茶采摘标准不同于其他茶类,一般采摘新梢小开面或中开面,采摘标准是采驻芽2~3片叶,过嫩过老的鲜叶都不适宜。不同成熟度的新梢及不同部位的叶片,其一些与品质有关的主要化学成分含量有所不同。其规律是随着新梢伸育、叶片的生长成熟,醚浸出物、糖类、类胡萝卜素、黄酮醇类含量逐渐增加,茶多酚含量渐趋减少。醚浸出物含量与茶叶香气呈正相关,含量高,香气也高。类胡萝卜素的含量随着新梢的伸育成熟而增加,它是茶叶制造中能转化成高香成分的一类物质;成熟叶梢细胞内含叶绿素增多,光合作用效率高,大型淀粉粒、糖和全果胶含量增加,赋予乌龙茶汤醇厚的风味;具有涩味感的多酚类在相对含量上也是随着新梢成熟度的增加而有所减少,特别是酯型儿茶素有所减少,有助于乌龙茶醇厚滋味的形成。这说明采摘成熟度较高的新梢恰好与乌龙茶香高味醇的特征相适应,所具备的化学物质基础符合乌龙茶的品质要求。
二、乌龙茶加工中主要化学成分的变化
(一)香气化学成分的变化
乌龙茶的香气物质主要由多酚类物质、芳香物质、糖、果胶物质和氨基酸等组成。芳樟醇氧化物、橙花叔醇、香味醇、苯乙醇、吲哚、顺茉莉酮、茉莉酮内酯和茉莉酮酸甲酯等成分构成了乌龙茶的典型特征香气自然的兰花香。乌龙茶香味与茶黄素、茶红素、茶褐素也有一定的关系。茶红素在一定范围内对香气和滋味都呈正相关,茶红素加茶黄素与香气呈显著正相关。乌龙茶的醚浸出物、芳香物质等都较红、绿茶高,这是形成乌龙茶特殊香气的重要原因。
(二)滋味化学成分的变化
滋味的化学成分一是由品种决定的,二是特殊的地域也产生其特有的物质比例,三是加工过程中转化而成的。乌龙茶的滋味特色是醇厚耐泡,主要是内含物质丰富,比例协调。由于采摘的鲜叶要有一定的成熟度,醚浸出物多;在做青的静置阶段,促进了茎梗中的水分和可溶性物质经输导组织往叶肉细胞组织输送,从而增加叶片内的有效成分的含量,为乌龙茶味浓耐泡提供了物质基础。另外,烘干过程将各种水溶性物质固定下来,烘干对增进汤色、提高滋味醇和及促进香气熟化等起作用。
(三)色泽化学成分的变化
乌龙茶的外形色泽要求为砂绿油润,汤色要求金黄,叶底要求绿叶红镶边,这与乌龙茶特殊的加工方法密切相关。构成乌龙茶色泽的主要成分是叶绿素、胡萝卜素和多酚类物质。这些物质在制造过程中发生了变化,叶绿素含量下降,叶绿素a、叶绿素b比例的变化和多酚类物质的部分氧化,以及茶黄素、茶红素含量上升和干燥后期茶褐素的渐增等综合作用,决定了乌龙茶特殊色泽的形成。
第四节,黄茶品质形成的生化原理
一、黄茶闷黄的实质与加工技术的关系
黄茶在制作过程中有闷黄作业,品质特征是黄叶黄汤,香气清悦,味厚爽口。我国黄茶主要有湖南君山银针、四川蒙顶黄芽、安徽霍山黄芽、皖西黄大茶、浙江莫干黄芽、广东大青叶等。高级黄茶的闷黄作业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多次逐步变黄,造型也是分次逐步地塑造。各地黄茶加工,其工艺不尽相同,闷黄技术也不一样。有的是在杀青后或揉捻后闷堆的,有的是在初干后闷堆的,所以形成不同风格的黄茶。
黄茶闷黄要获得“干看黄色、汤色也黄、多酚类化合物轻度氧化、叶绿素彻底破坏”的效果,就须先杀青破坏酶的活性,而后闷热时间短、变化小,干坯闷热时间长、变化大。
二、黄茶变黄的内含成分的变化
(一)叶绿素的变化
叶绿素是不稳定的化合物,在黄茶制造中,热化作用引起氧化、裂解、置换等而被破坏,使绿色减少,黄色更加显露出来,是黄茶呈现黄色的主要原因。黄大茶在制造中,叶绿素含量的破坏率在60%以上。
(二)多酚类化合物的变化
多酚类化合物也是影响黄茶品质的一类主要物质,在炒制中发生了显著的变化。黄烷醇类在炒制过程中显著减少,黄烷醇的总量在毛茶中比鲜叶中减少了1/2以上;其中L-EGCG减少特别显著,减少量在2/3以上。从工序来看,黄烷醇以堆闷工序减少最多,几乎占减少总量的1/2;L-EGCG在堆闷中减少也较多,占减少量的1/2以上。这种减少主要是在热化作用下较长时间非酶促氧化的结果。
黄烷醇类在炒制中氧化而大量减少,但水溶性多酚类化合物总量减少并不多。鲜叶中水溶性多酚类化合物含量为23,46%,干毛茶中仍有22,74%,说明多酚类化合物在热作用下的非酶性氧化与酶促氧化不同。黄大茶有大量的茶红素,但叶底不呈红色,可以说明热化作用的性质。特别是在干热作用下,掌握适当的温度,不仅能使香气发展到高峰,而且可使结合性的多酚类物质裂解,转化为可溶性的多酚类化合物,同时发生异构化,使茶汤滋味变为浓醇。热裂解作用使酯型黄烷醇大量减少,简单黄烷醇类相对增加。
(三)其他物质的变化
在黄茶炒制中,糖类和氨基酸含量都有显著变化。淀粉在炒制过程中减少,可能转化为可溶性糖。而可溶性糖也表现为不断减少,而氨基酸含量增加。氨基酸既是茶汤滋味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香气的一种先期物质。在热作用下,糖可转化为焦糖香,糖与氨基酸结合形成香气。黄大茶突出的焦糖香与糖的变化有关。
在黄茶制造过程中,叶绿素因热化作用引起氧化、裂解、置换等而被破坏,使绿色减少,黄色更加显露出来,是黄茶呈现黄色的主要原因。
第五节,白茶品质形成的生化原理
一、适制白茶的鲜叶品种特点
白茶是我国传统的外销茶,属轻微发酵茶类。福建省的福鼎是白茶的原产地,原采摘菜茶品种的茶芽生产银针,后发现大白茶后,生产银针白毫。白茶主产区在福鼎、政和、松溪和建阳,产量不多,产品以外销为主。
白茶品质的外观特点是干茶外表满披白色茸毛,色白隐绿,所以对品种有特殊的要求。通常生产白茶的鲜叶品种要求芽叶茸毛多、芽色银白的品种来生产。目前生产白茶的品种是福鼎大白茶和政和大白茶,由于这两个品种选育地域的关系,白茶的产地也集中于这两个地区。
白茶品质的优次与鲜叶采摘季节有密切关系,以春茶品质为最好。尤其以肥芽制银针,品质特优。主要产品有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和寿眉。银针以肥壮的福鼎大白茶或政和大白茶芽制成,白牡丹采用1芽2叶初展的大白茶品种制作,贡眉以大白茶或菜茶有性群体芽叶制成。
白毫银针鲜叶标准要求严格,雨水露水芽,风伤虫蛀芽,开心、空心芽,病、弱、紫色芽不宜采用。白牡丹标准为1芽2叶初展,低级白牡丹可采1芽2~3叶。鲜叶嫩芽及第一、二叶均密披白色茸毛,芽叶连枝,完整无损,肥壮幼嫩,其内含物质丰富(表5-1-1)。
二、白茶品质的形成
(一)白茶叶态的形成
白茶加工工序极为简单,萎凋时间长,环境条件多变,理化变化复杂,在缓慢的变化中形成白茶特有的外形和品质。白茶的白牡丹外形是由于鲜叶加工时不揉不炒而形成的抱心形芽叶连枝的自然形态。
在萎凋过程中,芽叶失水总趋势是前期快、后期慢,至烘焙前失水最慢。在萎凋中,叶尖、叶缘失水较叶肉细胞快,叶背失水较叶面快,引起面、背张力的不平衡。当失水到一定程度时,失水的作用促进叶缘垂卷,使叶底呈船底形。
(二)叶色的形成
在萎凋过程中,由于叶内水分散失,细胞液浓度提高,酶促作用加强,叶绿素在叶绿素酶作用下分解;中后期则在醌的作用下氧化降解,叶绿素a、叶绿素b比例改变,同时由于细胞液pH值改变,使叶绿素向脱镁叶绿素转化,叶色转为暗绿。在加温干燥中,使叶绿素进一步破坏,色泽加深。其他色素如胡萝卜素、叶黄素以及后期多酚类化合物氧化缩合成有色物质,这种由绿、黄、红等多种色泽的协调,构成白茶的色泽。在正常条件下,呈现绿色为主,夹带轻微黄、红色,衬以白毫的灰绿色,并显银亮光泽,这是白茶的标准色。
(三)香气和滋味的形成
在白茶制造中,萎凋叶随水分的减少,酶活性增强,叶内有机物趋向水解。淀粉、蛋白质分别水解为单糖、氨基酸,多酚类化合物氧化缩合,以及它们的相互作用,为白茶的香气与滋味奠定了物质基础。在长时间的萎凋过程中,糖在后期有较多的积累,从而增进了茶汤的滋味。蛋白质的分解,形成了具有鲜味的氨基酸,氨基酸在醌的氧化作用下形成醛,提供了白茶的香气成分。只有在多酚类化合物被抑制时,氨基酸才稍有累积,增进了茶汤的鲜爽。在萎凋中后期,多酚类化合物缓慢轻微的氧化缩合,大大减少了茶汤的苦涩味,使滋味醇和。
微量的氧化缩合物——茶黄素、茶红素及其他红、黄色素,使茶汤呈杏黄色。萎凋后期,可溶性多酚类化合物与氨基酸和氨基酸与糖的相互作用形成了芳香物质。并筛、堆放后,一定的温、湿度使青气和涩味进一步消失。在干燥过程中,烘焙及时抑制了多酚类化合物的氧化,排除了多余的水分,固定了形成的品质。在热作用下,可溶性氧化物有所增加,而茶多酚类总量减少。白茶制造,从萎凋开始,多酚类及其他各种物质,在既不制止也不促进酶促氧化的条件下,在自动氧化和较弱的酶促氧化中,形成了香气清鲜、滋味醇爽、汤色杏黄或浅橙黄的特有品质。
第六节、黑茶品种形成的生化原理
黑茶是我国特有的一大茶类。黑茶原料粗老;渥堆是黑茶变色的过程,也是形成其品质的特有工艺。
一、黑茶渥堆的实质
黑茶在渥堆过程中,叶中的内含物质发生了一系列的深刻变化,在水分、温度和氧的综合作用下,引起叶中内含物质的相互转化,特别是多酚类化合物的自动氧化。而渥堆的实质有以下几种学说。
(一)酶作用学说
酶促作用引起内含物质的变化,主要是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在杀青中虽然遭到破坏,但过氧化物酶耐热性强,加上杀青时间短和投叶量多,酶促作用不可能遭受到彻底的破坏,残余酶就导致化学变化的加速和产生一定的产物,当然也就引起多酚化合物的氧化缩合。在杀青时基本破坏了酶促作用,多酶类的变化不是酶的催化作用居主导地位,主要在渥堆和烘焙2个过程中,由于湿热作用,多酶类化合物自动氧化的结果。
(二)微生物学说
意指渥堆过程中,微生物引起渥堆叶内含物质的变化。真菌类的微生物,如青霉菌、黑曲菌、青曲菌、黑根足菌等繁殖,而这些真菌类的微生物是具有氧化酶的特性,可代替多酚氧化酶的作用,有效地引起多酚类物质的变化。前苏联学者发现,杀青叶中多酚氧化酶完全被破坏,但过氧化氢酶在渥堆中仍保持了24,8%的活化,主要是上述几种微生物的作用。湖南安化茶叶试验场试验证明,渥堆过程过氧化氢酶的活化主要是微生物作用的结果。
(三)湿热作用学说
渥堆叶在含有一定水分、温度、氧化和适当筑紧的条件下,茶堆在长时间堆积、紧实供氧不足的条件下,引起叶内可溶性物质复杂的化学变化,改变了在制品的色、香、味。糖类分解,蛋白质水解生成氨基酸,形成香味物质。由于多酚类化合物总量的减少,其中一些苦味物质也减少,降低了黑茶的苦涩味。渥堆时在湿热作用下,一方面叶绿素结构遭受破坏,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或失去鲜叶原有的绿色而变成黄褐色;另一方面,多酚类化合物的氧化产生茶黄素和茶红素,叶色转为橙黄和褐红,显示出暗黄褐色。
渥堆的实质,既不能排除酶的作用,也不能排除微生物的作用,形成黑茶特有品质可能是上述3种作用综合的结果。
二、黑茶加工中的微生物
黑茶制造过程中,微生物参与作用,这是其他茶类少见的。黑茶渥堆全过程明显分为2个阶段:渥堆前期,叶温缓缓下降,则主要是湿热条件下的热物理化学变化;后期叶温大幅度上升,微生物大量生长繁殖,却以微生物酶促作用为主,热物理化学变化为辅。湿热作用为微生物提供了条件;反过来,微生物呼吸放热,又促进了湿热作用。从时间来说,湿热作用贯穿全过程;就其作用而言,微生物酶促作用决定黑茶品质的形成。
微生物酶促作用决定黑茶品质的形成,它在渥堆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整个渥堆过程,主要达到2个目标:一是使多酚类化合物氧化,除去部分涩味;二是使叶色由暗绿变成黄褐,成为黑茶固有的色泽。
三、黑茶内含成分变化及代谢产物
黑茶渥堆过程较长,叶温由低到高,水分由高到低。这些温度和水分的变化对可溶性成分的变化有着积极的作用。鲜叶经高温杀青后,酶的活性已经被破坏,但在水热作用下,茶多酚的非酶性氧化仍在进行,氧化的途径有所改变,主要是湿热作用下发生的非酶促的自动氧化,其含量损失20%~25%。多酚类化合物在渥堆过程中变化幅度较小,但没食子酸酯部分损失较多,而这部分具有较强收敛性及涩味。多酚类化合物的部分氧化,正是黑茶内质醇和不涩、汤色橙黄的基础。随着渥堆温度的升高,多酚类化合物氧化加剧。因此,渥堆温度不能过高,否则毛茶内质香低味淡,汤色红暗;但温度也不能太低,如果渥堆温度太低,时间拉长,多酚类化合物氧化不足,势必导致汤色黄绿,香气带有青气和滋味的苦涩。
在渥堆过程中,有机酸的增加,pH值的改变,多酚氧化酶化合物的氧化作用不大,而过氧化氢酶分解碳水化合物的产物过氧化氢产生氧而氧化多酚类化合物。过氧化氢酶在渥堆过程中有所作用。
黑茶渥堆过程中,容易闻到一种具有酒糟和酸辣的气味,这是因茶堆紧实,在供氧不足的条件下,其内含物发生复杂的变化,如糖分解生成乙醇,具有酒糟香。糖的分解也可能产生各种有机酸,蛋白质水解生成氨基酸。有机酸大量积累,致使发出酸味。而辣味可能与酪氨酸和组氨酸有关,这2种氨基酸在腐败时能脱羧生成酪胺和组胺,酪胺与组胺是具辣味的。有机酸的酸味及其脱羧和氧化生成的醛、酮等物质而组成酸辣味。当嗅到茶坯具有酒糟香刺鼻和酸辣味时,渥堆则为适度。此外,在渥堆过程中,氨基酸含量有所增加,糖类也有变化,茶多酚氧化的中间产物邻醌与氨基酸结合产生一种香味物质,这些都对黑毛茶香味产生良好的影响。
黑茶的特有滋味主要是多酚类化合物的可溶性氧化产物。在渥堆中多酚类化合物总量减少,其中花青苷及其衍生物等都有所减少;可溶性的茶多酚类经过氧化作用后也有减少,从而降低了苦涩味。因此,黑茶鲜叶粗老的滋味转化为纯和,不涩、收敛性低于绿茶。
渥堆过程叶色变化最大,由绿色变为黄褐色,这与叶绿素的破坏有密切的关系。经杀青、揉捻、渥堆到干燥,叶绿素含量仅存14%左右。叶绿素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茶坯在水热作用下,叶绿素受高温高湿环境影响,易于裂解、脱镁转化。同时由于醇、醛类物质氧化产生酸,酸中的氢离子与叶绿素结构中的镁核发生取代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叶子失去绿色而变为黄褐色。另外,一些色素如胡萝卜素、叶黄素、花黄素和花青素等在初制过程中发生一定的变化,对茶汤和叶底色泽各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茶叶色泽的变化,除受上述各种色素变化的影响外,在渥堆中,茶多酚类化合物氧化产生茶黄素、茶红素和茶褐素,这些色素的形成,使叶色转变为橙黄和褐色,而显示出黄褐色。
发表回复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