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水仙
福建水仙,亦称“水吉水仙”、“武夷水仙”。茶树无性系品种,小乔木型,大叶类,晚生种。自然三倍体。
产地及分布:原产福建省建阳市小湖乡大湖村,已有100多年栽培史。主要分布在福建北部、南部。台湾省有引种。20世纪60年代后,福建全省和浙江、广“东、安徽、湖南、四川等省有引种。
1985年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为国家品种,编号GS13009—1985。编号为“华茶9号(GSCT9)”。
特征:植株高大,树姿半开张,主干显,分枝稀,叶片呈水平状着生。叶长椭圆或椭圆形,叶色深绿,富光泽,叶面平,叶缘平,叶身平,叶尖渐尖,叶齿较锐深密,叶质厚、硬脆。芽叶淡绿色,茸毛多,较肥壮,节间长,一芽三叶百芽重112.0g。花冠直径3.7~4.4cm,花瓣6~8瓣,子房茸毛多,花柱3裂。芽叶生育力较强,发芽稀,持嫩性较强。一芽三叶盛期在4月下旬。抗寒、抗旱能力较强,适应性较强。扦插与定植成活率高。
特性:春季萌发期迟,2010年和2011年在福建福安社口观测,一芽二叶初展期分别出现于3月26日和4月11日。芽叶生育力较强,发芽密度稀,持嫩性较强,淡绿色,较肥壮,茸毛较多,节间长,一芽三叶百芽重112.0g。产量较高,每667m2产乌龙茶干茶150kg。抗旱性与抗寒性较强。扦插繁殖力强,成活率高。喜阴凉,适合生长在潮湿环境,树上生长着苔藓。
春茶一芽二叶干样约含氨基酸2.6%、茶多酚25.1%、儿茶素总量16.6%、咖啡碱4.1%。酚氨比:9.65。
2010年、2011年在福建福安社口取样,春茶一芽二叶含茶多酚17.6%、氨基酸3.3%、咖啡碱4.0%、水浸出物50.5%。酚氨比:5.33。
适制乌龙茶、红茶、绿茶、白茶,品质优,
- 制乌龙茶,条索肥壮,色泽乌绿润,香高长似兰花香,味醇厚,回味甘爽;
- 制红茶、绿茶,条索肥壮,白毫显,香高,味浓;
- 制白茶,芽壮毫多色白,香清味醇,(水仙白);
- 在闽南地区做成乌龙茶(漳平水仙),
- 在闽北武夷山做成岩茶(老树水仙),武夷山的水仙是从建阳引进的,大概是1905左右,所以武夷山的水仙只有100多年,不能称为武夷老枞水仙,参考“肉桂”;
- 武夷红茶也有用到武夷水仙这个品种;
- 在闽北福鼎去做成白茶(白牡丹);
- 武夷吴三地的水仙分布2000多株百年以上的水仙(相传栽种于1681年左右,吴三桂的后代)。当地水仙和毛竹生长在一起,所以水仙茶的粽叶香明显。
适栽地区:江南茶区。
栽培要点:应选择土层深厚的园地种植。增加种植密度,及时定剪3~4次,促进分枝,提高发芽密度。
发表回复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