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琶茶
一.产品介绍
古琶茶条索紧结,色绿有毫,香气浓、有花香,汤色黄绿亮,滋味甘醇,叶底黄绿。
二.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2.1地貌
古琶茶保护范围地处广西中部、大瑶山西麓海拔300m~600m的丘陵地区,该区域时常云雾缭绕,非常适宜发展茶叶种植。
2.2 土壤
该区域土壤以红壤土为主,有机质平均含量约为45g/kg,土壤pH值4.5~5.5;利于茶树氨基酸合成转化和富集,形成古琶茶甘醇的口感。
2.3水文
古琶茶灌溉用水主要来源于大瑶山水源林自然保护区山泉水及天然降水,该区域内的山泉水未受工业污染,泉水水体清澈洁净,水质优良,矿物质丰富,水质符合国家有关标准,水源地及周边自然水环境友好,为古琶茶的生长提供充足优质的水份来源。
2.4气候
古琶茶保护范围地处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650h,多年平均气温20.8℃,年平均无霜期达330d以上,年均降雨量1400mm,年平均相对湿度77%;光照、温度、降雨等自然资源丰富且分布均匀,昼夜温差大,使得这一范围内生产的古琶茶氨基酸丰富,咖啡碱含量较低,促成古琶茶鲜爽、甘醇的特性。
三.地域范围
古琶茶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范围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象州县妙皇乡所辖大梭村、盘古村、龙头村、新造村、路村、寮村、妙皇村、山定村、花侯村、塘头村、桥头村、思高村共计12个行政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09°41′~109°51′,北纬23°44′~23°56′之间,保护面积1000hm2,保护产量1100t(干茶)。
四.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4.1外在感官特征
古琶茶条索紧结,色绿有毫,香气浓、有花香,汤色黄绿亮,滋味甘醇,叶底黄绿。
4.2内在品质指标
古琶茶各主要品质指标控制范围如下:咖啡因≥2%,茶多酚≥20%,水浸出物≥40%,游离氨基酸总量≥4%。
4.3安全要求
古琶茶产品安全卫生指标必须符合GB276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等国家标准的要求。
五.特定生产方式
5.1产地选择
古琶茶生产基地选择在生态环境良好、远离矿区和公路、铁路干线,避开工业和城市污染源的影响,具有可持续的发展能力的农业生产区域。产地环境空气质量、灌溉水质量和土壤环境中污染物含量,要求符合NY/T 5295 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评价准则的相关规定。茶园选在排水良好、开阔宽广、集中连片,土壤PH值4.5~6.5之间的避风坡地建园;丘陵山地坡度在20°以下的沿等高线横向开垦种植,坡度20°~30°的采用建立水平阶梯式种植。
5.2品种范围
品种为古琶茶地方群体种。
5.3种植过程管理
5.3.1培育土壤
种植茶叶树的土地宜先进行2次翻土后再种植。第一次翻土深度20cm~30cm,施放有机肥;第二次翻土地50cm以上,再次施放有机肥;清理茶园的石头和杂草;将土地挖成一行一行的垄状,宽度1m~1.2m。
5.3.2合理种植
茶苗沿山体等高线种植,一般单行条栽,行间距1.5m×0.3m;双行栽种时,行距1.5m,小行距0.33m至0.4m,株距0.2至0.3m。每亩用苗5000株左右;茶苗种植阶梯式茶园,双行条载行间距1.5m×0.3m,小行距0.4m至0.43m左右,每亩7000株左右。移植时把根部用稀泥浆包裹,以确保存活率。
5.3.3树型管理
幼龄茶园第一年保齐苗,培养最佳丰产树冠(型)。茶苗第二足龄时,茶园内有75%达到苗高≥30cm,第二次修枝培养骨干枝,第三次修枝形成丰产树冠骨架;以养为主,后期以采代剪。采用轻修剪和深修剪交替进行的方法,进行定型修剪,更新树冠,整理树冠面,清楚树冠内的病虫枝、枯枝和细弱枝,新修剪后要加强肥培管理,包括深翻改土,施放有机肥,增效钾肥、氮肥,延缓衰老。各项操作严格按照GB/Z 26576茶叶生产技术规范执行。
5.3.4病虫害防治
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为原则。采用农业、物理、生物防治为主,农用化学药剂防治为辅,方法有:一是新建茶园应做好苗木检疫工作;二是及时采摘和修剪茶树,并将病虫枝叶带出茶园焚烧;三是每10亩茶园安置一盏杀虫灯杀灭蛾类害虫或张挂黄板灭蝉;四是非生产季节可选用矿物源农药、矿物油进行封园。五是利用天敌和生物农药防治病虫害。六是针对顽固、威胁较大的害虫可根据防治对象选择低毒低残留的农用化学药剂,严格按配比计量施用以达到防治目的,农药的安全使用必须符合GB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的相关要求。
5.3.5采收
古琶茶树一年四季都产茶青,以春季茶青品质最佳,根据市场需求与产品口味分季、分批采收。手工采茶要求用提采摘且保持芽叶新鲜、完整、均匀,不夹带茶果、老叶、老枝,一芽一叶为上佳,一芽二叶为佳。
5.4加工过程管理
5.4.1加工流程
古琶茶采用半机械化加工,加工工艺为:鲜叶→摊放→杀青→揉捻→做形→烘干→提香。
5.4.2加工工序
5.4.2.1摊放
鲜叶采摘后用专门摊放器具摊放,摊放时间为春季6h~8h,夏、秋季3h~4h;若是雨水叶摊放时间要适当延长,推放过程中要轻翻以释放热量。鲜叶经摊放后,叶质变软,发出清香,含水率将至70%左右为适宜,可进入下一工序。
5.4.2.2杀青
采用滚筒杀青机机械杀青,匀速投叶,滚筒杀青机出叶口应配备排气扇。锅温先高后低,温度控制在260℃~280℃,杀青时间晴天嫩叶约4min,老叶和雨、露水叶约5min,当色泽转暗,叶质变软,嫩茎折而不断,手握成团,松手不易散开,青草气散失,略显清香,无红梗红叶,无焦边、鱼眼泡,茶叶含水量降至55%左右为适宜。
5.4.2.3揉捻
采用揉捻机进行揉捻,投叶量以揉桶八至九成满为度,揉捻时间15 min~25min。揉捻以揉紧条索又保持芽叶完整为原则,以特级、一级鲜叶80%以上成条,二级鲜叶60%以上成条,能挤出茶汁为适度。揉捻工序结束,揉捻叶要及时解块。
5.4.2.4做形
揉捻叶解块后放入120℃~180℃的滚筒杀青机内滚炒约6min,当闻到芳香扑鼻,香气显露,外形微曲为适度。做形叶在竹篾匾内静置凉受待烘干,使芽叶尖边还潮。
5.4.2.5烘干
预热烘干机温度达到100℃~120℃时投叶,薄摊至可见少量网孔为宜,烘干至含水量6%~8%,达到用手指捏茶成粉为适度。
5.4.2.5提香
采用烘焙机进行提香足干,温度90℃,时间约40min左右,烘至含水量6%以下即可。
5.5生产记录要求
生产过程中主要是建立生产档案,对种植品种、病虫害发生情况、技术措施,肥水管理、采摘、加工、产品包装、销售出库等生产过程应进行详细的记录,并妥善保存2年以上。
六.包装标识相关规定
6.1标志使用人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的单位和个人,可以向登记证书持有人申请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
- 生产经营的农产品产自登记确定的地域范围。
- 已取得登记农产品相关的生产经营资质。
- 能够严格按照规定的质量技术规范组织开展生产经营活动。
- 具有地理标志农产品市场开发经营能力。
- 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应当按照生产经营年度与登记证书持有人签订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协议,在协议中载明使用的数量、范围及相关的责任义务。
6.2标志使用人权利
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人享有以下权利:
- 可以在产品及其包装上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
- 可以使用登记的农产品地理标志进行宣传和参加展览、展示及展销。
6.3标志使用人义务
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人应当履行以下义务:
- 自觉接受登记证书持有人的监督检查。
- 保证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品质和信誉。
- 正确规范地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
6.4其他要求
从事地理标志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应当建立质量控制追溯体系。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持有人和标志使用人,对地理标志农产品的质量和信誉负责。
发表回复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