筠连红茶
一.产品介绍
筠连红茶,四川省宜宾市筠连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其外形条索紧细挺秀有尖锋、亳茸显露、色泽乌润、形状匀齐、净度良好,具有香气高锐持久,滋味浓郁鲜醇、汤色红艳明亮、叶底嫩匀的独特风格。
二.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
筠连红茶产区位于四川盆地南缘乌蒙山区,地势南高北低,属低中山峡谷带坝地貌,地形以低山槽坝为主,海拔368-1777m。产区土壤以黄壤、紫色土为主,pH值5.5-6.5,土地多偏弱酸,属富硒茶区域,土壤肥沃,土质疏松,非常适合茶树生长。
筠连红茶产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热量丰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四季分明,具有春早、夏热、秋短、冬暖、无持续性冰冻天气等特点。产区年均气温17.6℃,最高年均温度18.1℃,绝对最高温40℃,极端最低温-8.8℃,年均积温5839.9℃,≥10℃的年平均积温5580.2℃,年均日照1064.4小时,年均降水量1200.9mm,平均降水日数204天,无霜期344天,平均相对湿度81%,是茶树的最佳生态区。筠连县是四川省优势茶叶生产基地建设县和宜宾市早茶重点生产县,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造就了筠连红茶色泽乌润、香高味醇的独特品质。
三.地域范围
筠连红茶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筠连县境内的筠连镇、腾达镇、巡司镇、蒿坝镇、双腾镇、沐爱镇、维新镇、镇舟镇、大雪山镇、武德乡、塘坝乡、龙镇乡、孔雀乡、乐义乡、高坎乡、团林乡、联合乡、高坪乡18个乡(镇)、243个村。
东经104°17′45〞-104°47′20〞,北纬27°50′37〞-28°14′8〞。保护面积9200公顷,年产量5000吨。
四.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感官品质特征:
筠连红茶外形紧结乌润、匀整,香气甜香浓郁、持久,汤色红亮清澈带金边,滋味鲜醇回甘,叶底红匀亮。
(2)内在品质指标:
筠连红茶茶多酚≥9%,水浸出物≥35%。
(3)安全要求:
筠连红茶执行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有关标准要求。
五.特定生产方式
(1)产地选择:
选择交通水利条件方便的平地或缓坡地建园,园地土质疏松、肥沃、微酸性,生态环境良好,空气清新,产地环境符合《无公害食品茶叶产地环境条件》(NY5016-2005)标准。
(2)品种选择:
以本地选育品种筠连早白尖为主,其产品具有外形秀丽、毫锋显露、色泽乌润、香高味醇(橘糖香)、汤色红艳、叶底红匀等特点。
(3)生产过程管理:
筠连红茶生产按照《筠连红茶生产加工技术规范》(DB511500/T/34-2011)要求进行。其栽培关键技术为:
A、定植:
苗木选用国家二级茶苗标准,高度20cm以上,根系完整,须根发达,无检疫性和危险性病虫害。10-12月按株行距双行条植,大行距150cm,小行距33cm,株距20-25cm,每穴1株定植,亩栽3000-3500株。
B、土壤管理:
幼龄茶园除草应人工铲除,全年4-5次,禁止使用除草剂。投产茶园采用免耕栽培,保护性耕作技术,9-10月人工铺稻草。覆盖物可用农作物稿杆、糠壳、绿肥和非恶性杂草,厚度15-20cm为宜。
C、肥水管理:
根据树体需肥规律、土地供肥情况、土地肥力和肥料效应,实行平衡协调施肥,最大程度地保持茶园土壤养分平衡和土壤肥力提高,确保产品品质。肥料使用种类、施用量、次数与时间应遵循无公害栽培技术规程。幼龄茶园要定期除草、防病、治虫、培土、抗旱。幼龄茶园追肥在五月下旬第一次生长结束时,用清粪水兑水稀释后浇施,夏秋季再施追肥(1-2)次。第二年后,新茶园1月下旬-2月上旬每亩追肥30-50kg尿素,重修剪后8月下旬施基肥,亩用200kg饼肥加复合肥60kg。
投产茶园以有机肥、复合肥为主,增施磷钾肥。基肥以有机肥为主,于当年秋季开沟深施,施肥深度20cm以上。一般每667平方米施饼肥或商品有机肥200-400kg或农家有机肥1000-2000kg。追肥可结合茶树生育规律进行多次,以化学肥料为主,在茶叶开采前15天-30天开沟施肥,沟深10cm左右。追肥化学氮肥每667平方米施用量(纯氮计)不超过15kg、年最高总用量不超过60kg。施肥后及时盖土。叶面肥应与土壤施肥相结合,采摘前10天停止使用。
D、整形修剪:
低位定剪,夏剪秋养,培养高产采摘树冠面。为尽快提高茶蓬覆盖率,培养合理的采摘面,茶苗栽后进行三次定型修剪,严格控制每次修剪高度。
- 第一次在定植时进行,高度为离地16cm;
- 第二次在次年7月下旬进行,高度为离地30cm;
- 第三次在次年9月或第三年1月下旬进行,高度为离地45cm。
此后按成年茶园的修剪方法管理,多采取立体栽培方法,即每年春茶采摘结束后,5月30日前离地40-50cm处重修剪后停采养树,以培养新梢为来年采摘枝。
E、病虫综合防治:
推行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立足茶园生态系统,保持园内生物群落多样性和动态平衡,以经济阈值为指标,协调运用各种有效防治手段,有针对性的防治病虫害,把病虫控制在经济允许受害水平之内。在防治方法上,以农业防治为基础,优先选用生物、物理、生态防治等非化学防治手段,最大限度地减少农药使用量,控制农药残留。化学防治上采用生物农药为主,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复配农药。农药使用应遵循《无公害农产品农药使用准则》(DB51/337)和《筠连红茶生产加工技术规范》(DB511500/T/34-2011)要求。
(4)采摘:
采摘一芽一、二叶茶树鲜叶作为茶原料,要求鲜叶完整、匀净、新鲜和清洁。
(5)生产记录要求:
筠连红茶生产全过程要求建立生产档案,记录病虫害发生情况、生产技术措施和投入品使用情况,特别是化肥、农药的名称、来源、使用目的、用法、用量和使用、停用的日期,鲜叶生育期及收获日期,质量检测情况,销售情况等,并妥善保存,以备查阅。
六.包装标识相关规定
地域范围内的筠连红茶生产经营者,在产品或包装上使用的筠连红茶农产品地理标志,须向登记证书持有人提出申请,并按照规范生产和使用标志
统一在其产品或其包装上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筠连红茶名称和公共标识图案组合标注形式)。
发表回复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