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无性系

凫早2号

凫早2号,茶树无性系新品种。灌木型,中叶类,早生种。 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于1980~1989年从祁门县杨树林群体中采用系统选种法育成。主要分布在安徽茶区。浙江、湖北、河南等省有引种。 2002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编号国审茶2002001。 ...

波毫

波毫,茶树无性系新品种。灌木型、中叶类,中生种。二倍体。 来源及分布: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于1980~1990年从贵州苔茶群体中采用单株育种法育成。主要分布在安徽茶区。四川、河南、陕西、江西等省有引种。 1987年安徽省茶树良种审定委员会认定为省级品种。 ...

黄荆茶

黄荆茶,无性系。灌木型,大叶类,中生种。二倍体。 来源及分布: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于1980~1990年从安徽歙县巨川黄荆大叶种中采用单株育种法育成。主要分布在安徽东至、潜山、歙县、祁门等地。 1987年安徽省茶树良种审定委员会认定为省级品种。 ...

皖农111

皖农111号,茶树无性系新品种。小乔木型,大叶类,早生种。二倍体。 来源及分布:由安徽农业大学茶业系于1973~1988年用广东英德云南大叶种茶子经60°Co(碳60)辐照选育成。 1995年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省级品种。 ...

皖农95

皖农95,茶树无性系新品种。灌木型,中叶类,早生种。二倍体。 来源及分布:由安徽农学院(今安徽农业大学)茶业系于1973~1993年从槠叶齐自然杂交后代中采用单株育种法育成。安徽茶区有栽培。湖南、浙江、陕西等省有少量引种。 ...

杨树林783

杨树林783号,茶树无性系新品种。灌木型,大叶类,中、晚生种。二倍体。 来源及分布:由安徽省祁门县农业局于1978~1987年从杨树林群体中采用单株育种法育成。安徽黟县、东至等县有引种。 ...

安徽7号

安徽7号,茶树无性系新品种。灌木型,中叶类,中(偏晚)生种。二倍体。 无性系。灌木型,中叶类,中(偏晚)生种。二倍体。 来源及分布: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于1955~1978年从祁门群体中采用单株育种法育成。主要分布在安徽茶区。江西、河南、江苏、湖北等省有引种。 ...

安徽3号

安徽3号,茶树无性系新品种。灌木型,大叶类,中生(偏早)种。二倍体。 来源及分布: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于1955~1978年从祁门群体中采用单株育种法育成。主要分布在安徽茶区。江西、河南、浙江、江苏等省有引种。 ...

安徽1号

安徽1号,茶树无性系新品种。灌木型,大叶类,中生种。二倍体。 来源及分布: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于1955~1978年从祁门群体中采用单株育种法育成。主要分布在安徽茶区。江西、河南、江苏、浙江、湖北等省有引种。 ...

中茶102

中茶102,茶树无性系新品种。灌木型,小叶类,早生种。二倍体。 来源与分布: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于1971~1999年从龙井群体种中采用单株育种法育成。在浙江、江苏、湖南、陕西、四川、河南、山东等省有栽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