峡州碧峰
一.产品介绍
峡州碧峰,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它属半烘炒条形绿茶,经过摊青、杀青、摊凉、初揉、初干、复揉、足干提毫、精制定级等工序制成。其品质特点为:外形条索紧秀显毫,色泽翠绿油润,内质香高持久,滋味鲜爽回甘,汤色黄绿明亮,叶底嫩绿习整。
峡州碧峰茶的采制要求严格,原料以1芽1-2叶为主,芽叶长3厘米左右,不采对夹叶、紫芽叶、病虫叶、雨水叶、露水叶,不带鳞片、雨叶和单片叶,以保证鲜叶的嫩度、匀度、鲜度、净度。
该茶的产地环境优越,土壤地貌、水文情况、气候情况等都为其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土壤多为黄棕壤,质地疏松,显弱酸性,pH值4.5-6.5,保水性强,排水性好,滤水滤气,有机质≥1.0%。产地位于长江西陵峡北岸,山间溪水众多,水资源丰富,长江流经该镇境内17.4公里,有百岁溪、靖江溪、太平溪等2公里以上的溪河10条。气候温和,空气湿润,土壤肥沃,林木葱郁,常年云雾弥漫,属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
二.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登记产品“峡州碧峰”品质特色得以形成和保持,其独特的产地环境因子尤为重要。
2.1 土壤地貌情况
“峡州碧峰”产地属于半高山地区,平均海拔200~1000米,境内山川秀丽、碧峰林立、岗岭起伏。植茶土壤多为黄棕壤,质地疏松,显弱酸性,PH值4.5~6.5,保水性强,排水性好,滤水滤气,有机质≥1.0%。土壤环境质量符合GB15618的规定,灌溉水质量符合GB5084的规定。
2.2 水文情况
“峡州碧峰”产地位于长江西陵峡北岸,以“峡谷幽深”著称,山间溪水众多,水资源丰富,其中乐天溪是举世瞩目的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所在地,素有“三峡工程门户镇”,又有“水电之乡”之说;太平溪镇,位于三峡坝区库首第一镇,长江流经该镇境内17.4公里,有百岁溪、靖江溪、太平溪等2公里以上的溪河10条,水电站11座;三斗坪镇素有“川鄂咽喉”之称,长江黄金水道逶延全镇24公里;邓村乡背靠大老岭国家森林公司,发源于此地的四条支流汇集成百岁溪和乐天溪流入长江。该两大水系在邓村境内全长64.6公里,流域面积154.3平方公里。
2.3 气候情况
“峡州碧峰”所在区域气候温和,空气湿润,土壤肥沃,林木葱郁,常年云雾弥漫,属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据统计,年实际日照数1398~1958小时,年均气温12.0~17.1°C,年无霜期223~318天,年均年均降水量1100~1300毫米。
2.4 产地及环境
峡州茶韵长,夷陵出好茶。大巴山脉,高山云雾,独特气温,特质土壤,把宜昌市夷陵区孕育成国家第二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农业部长江中上游特色和出口绿茶重点区域、湖北省产茶大区及茶叶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域。该区现有“峡州碧峰” 、“邓村绿茶”等知名品牌,茶树品种以“宜昌大叶种(华茶29号)”及其选育的“宜红早(鄂茶4号)”、“ 鄂茶九号”为主。
“峡州碧峰”基地分布于宜昌市夷陵区所辖的太平溪、乐天溪、邓村、三斗坪四个乡镇,平均海拔200~1000米,植被覆盖率70%,远离城区、工矿区、交通主干线、工业污染源、生活垃圾场,周围为自然山林,生态环境良好。经过检(监)测,茶园土壤达到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二级以上标准、当地年降雨量和山泉水能满足茶树需求、大气质量达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5)中一级标准标准和《保护农作物的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浓度》GB 9137的规定标准。特殊的光热水土和绿色生态组合,养成了“峡州碧峰”无可比拟的优良品质,环境总体质量符合无公害生产要求。
“峡州碧峰”生产与加工均执行无公害食品—茶叶标准,其特有的原料供应及加工工艺形成了产品独有的品质特性。
三.地域范围
“峡州碧峰”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地域保护范围为宜昌市夷陵区现辖行政区域内的茶叶核心产区,主要涵盖太平溪、乐天溪、邓村及三斗坪计4个乡镇。
其地理位置位于东经110°51′~111°11′,北纬30°42′~ 31°06′,东起乐天溪镇,南至长江对岸的夷陵区三斗坪镇,北贯整个太平溪镇直抵邓村乡。产区总生产面积为7945公顷。
四.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4.1 感官品质特征
“峡州碧峰”按其成品茶质量品质分为特级碧峰、一级碧峰、二级碧峰、三级碧峰计四个等级。按GB/T 23776-2009和GB/T 14487-2008标准,审评各等级产品感官品质特征如下:
级别 外形 内质,形状、色泽 汤色、香气、滋味、叶底
特级碧峰 紧秀显毫、翠绿油润 黄绿明亮、香高持久、鲜爽回甘、嫩绿匀整
一级碧峰 紧细、翠绿显毫 黄绿明亮、清香、醇和、嫩绿匀整
二级碧峰 紧结、翠绿 黄绿明亮、清香、醇和、嫩绿
三级碧峰 尚紧结、翠绿 黄绿明亮、清香、醇和、嫩绿
4.2 理化指标
“峡州碧峰”所有产品理化指标应符合以下规定:
序号 项目 指标 检验执行标准
- 1 水分(质量分数) ≤6.50% GB/T8304-2013
- 2 碎末茶(质量分数) ≤1.50% GB/T8311-2013
- 3 粗纤维(质量分数) ≤10.5% GB/T8310-2013
- 4 水浸出物(质量分数) ≥36.00% GB/T8305-2013
- 5 茶多酚 ≥15.00% GB/T8313-2008
- 6 游离氨基酸 ≥2.10% GB/T8314-2013
- 7 咖啡喊(以干基计) ≥3.0mg/kg GB/T8312-2002
4.3 质量安全要求
“峡州碧峰”茶的质量安全判定执行《GB2762-2012 食品安全国际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3-2014 食品安全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199号》等相关行业及国家标准,其主要控制指标如下:
序号 项目 单位 标准指标 检测方
- 1 甲胺磷 mg/kg 不得检出 GB/T 5009.103
- 2 乙酰甲胺磷 mg/kg ≤0.1 GB/T 5009.103
- 3 杀螟硫磷 mg/kg ≤0.5 GB/T 5009.20
- 4 对硫磷 mg/kg 不得检出 GB/T 5009.145
- 5 六六六 mg/kg 不得检出 GB/T 5009.19
- 6 滴滴涕(DDT) mg/kg 不得检出 GB/T 5009.19
- 7 三氯杀螨醇 mg/kg 不得检出 GB/T 5009.176
- 8 氯氰菊酯 mg/kg ≤20 GB/T 5009.110
- 9 联苯菊酯 mg/kg ≤5 GB/T 5009.146
- 10 氟氰戊菊酯 mg/kg ≤20 GB/T 5009.146
- 11 氰戊菊酯 mg/kg 不得检出 GB/T 5009.110
- 12 溴氰菊酯 mg/kg ≤10 GB/T 5009.110
- 13 柠檬黄 mg/kg 不得检出 GB/T 5009.35
- 14 高蓝 mg/kg 不得检出 GB/T 5009.35
- 15 日落黄 mg/kg 不得检出 GB/T 5009.35
- 16 铅(以pb计) mg/kg ≤5.0 GB 5009.12
- 17 铜(以cu计) mg/kg ≤30 GB/T 5009.13
- 18 稀土总量 mg/kg ≤2.0 GB/T 5009.94
五.特定生产方式
3.1 茶原料生产条件
3.1.1园地条件
茶园土壤多为黄棕壤,海拔为200~1000米,周围无污染源。茶园坡度不超过25度,有效土层需达60厘米以上,生物活性较强,营养丰富,耕作层有机质含量需达大于1.0%,PH值为4.5~6.5。茶园内道路相连、沟渠成网、防护成行,将茶园划分成片成块的生态园林。
3.1.2 茶树种植
“峡州碧峰”产地的主栽品种为“宜昌大叶种(华茶29号)”及其选育的“宜红早(鄂茶4号)”、“ 鄂茶九号”。通常海拔600米以下的选用“宜红早”品种,海拔600~900米选用“鄂茶九号”等大叶、抗寒性品种,海拨900米以上的选用“宜昌大叶种”种子直播。种子直播从10月到次年的4月初。茶树种苗为无性系繁殖,符合GB11767标准。双行密植栽培,大行距1.5米,小行距0.4米,丛(株)距30厘米,海拔600米以下9月~10月栽苗,海拔600米以上2月~3月栽苗,每亩栽5000~6000株。
3.1.3田间管理
由联合社下属的各合作社牵头,组织各基地按国家及行业标准建立田间管理追溯档案。茶叶生产执行DB42/T 323《地理标志产品 邓村绿茶》、NY/T 5018-2015《茶叶生产技术规程》和NY/T5337-2006《无公害食品 茶叶生产管理规范》标准的规定
3.1.3.1土壤覆盖
土壤覆盖以茶园铺草为主,时间一般选在9-10月份。铺草厚度为10厘米,以不露土为宜,成龄茶园亩铺干草不少于2000公斤,幼龄茶园不少于3000公斤。平地茶园将草直接撒放在行间,坡地茶园应在铺的草上放一些泥块,以防止铺草被水冲走;对刚刚移栽的幼龄茶园,铺草应紧靠根际,防止根际失水造成死苗,起到保苗的作用。
3.1.3.2耕作松土
茶园耕作分为浅耕、深耕两种。浅耕时间一般在春茶前、春茶后、夏茶后各一次,常与追肥、除草等农事结合进行,浅耕深度10厘米左右。中耕一般在茶季结束后进行,深度以15-20厘米为宜。深耕每年在茶季结束以后结合施基肥进行,深度在20—30厘米,离茶树20厘米外进行。
3.1.3.3茶园施肥
在茶树施肥管理中,坚持“有机肥为主、营养元素平衡、安全施肥、因地制宜”四原则。肥料分为基肥、追肥两种,施用方法按采摘轮次,至少春前、春后夏中、夏末、秋中、秋末各施一次,施肥深度入土20厘米左右。施肥比重前多后少,每2-3年结合深耕有机肥,深埋入土。
3.1.3.4茶园水管
茶园管理中要做到有水能蓄,需水能供,多水能排。通常若日平均气温超过30℃以上达到持续7天,应安排灌溉。茶园灌溉方法主要有喷灌、渗灌、流灌和低压管道滴灌等。灌溉水来源为降雨蓄水和山泉水。
3.1.3.4茶园冬管
茶树一年四季“秋末冬初”尤为重要,这时采摘结束,管理恰当,可以提产增收。具体抓三件事:第一,深挖施肥。亩施生物有机肥200—250kg并配合杂草渥堆作基肥。第二,修剪冠面。让剪口下芽膨大而不散叶,以防冬冻;若不剪或剪的太迟,甚至早春剪,剪口下芽瘠小萌发迟,会严重影响新茶数量。第三,清园消毒。修剪的枝叶、树下的枯枝落叶都潜伏有害虫、害螨和病菌必须清出茶园烧毁,清园完后及时喷石硫合剂或波尔多液封园。
3.1.3.5茶树修剪
1、定型修剪。幼年茶树定型修剪一般要进行3次以上,修剪的时间视茶苗高度而定。第一次定型修剪,当茶苗70~80%长到30厘米以上时,离地15~20厘米剪去上部技稍;第二次在第一次剪口上提高15~20厘米(即离地30~40厘米)修剪;第三次在第二次剪口上再提高10~15厘米(即离地45~50厘米)修剪。工具以篱(平)剪为主辅之于枝剪。修剪以后发出的新梢是形成骨干枝的基础,不可采摘。三次定型修剪后,已具有较强的骨架,即可适当留叶采摘。如进行第四次定型修剪,则在上次剪口上提高5~10厘米即可。经过3~4次定型修剪,茶蓬高度达到50~60厘米,新茶园正式投采。
2、轻修剪。以整齐采摘面,促进营养生长为目的。一般海拔500米以下冬季无冻害的茶园在秋茶停采后及时进行,修剪宜轻不宜重,每次在上次剪口上提高2~3厘米。高山茶园以春季3月初解冻后或者春茶后进行为宜。轻修剪一般一年一次,管理较好的茶园也可隔年一次。
3、深修剪。经过多年采摘和轻修剪,树冠发生许多浓密细小分枝,俗称“鸡爪枝”,降低品质和产量,所以,采摘茶园每隔几年须进行一次深修剪,剪去树冠上部10~15厘米深的一层鸡爪枝,深修剪的时期在春茶或夏茶结束后进行,剪后留养一季茶则可恢复树势。
3.1.3.6茶树病虫害防治
茶树病虫害防治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方针,从茶园整个生态系统出发,综合运用各种防治措施,创造不利于病虫草等有害生物滋生和有利于各类天敌繁衍的环境条件,保持茶园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生物的多样性,将有害生物控制在允许的经济阈值以下,将农药残留降低到规定标准的范围内。在管理中重视病虫害测报,根据环境条件、天气的变化,制定综合防治措施,以农业防治为主,辅之以生物、物理等防治技术。
- 1、农业防治措施:选育种植对病虫害抗性强的茶树品种;加强茶园科学管理,增强树势,提高茶树对病虫害的抗性;采用相应农艺措施直接杀灭病虫,如清除田间杂草、分批、多次、及时采摘、修剪、冬耕、清除根际落叶等。
- 2、生物防治措施:利用天敌和生物农药(包括动物源、植物源和微生物源农药)防治茶树病虫害。茶园禁止使用和混配化学合成的杀虫剂、杀菌剂、杀螨剂、增效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应加强对寄生性、捕食性天敌的保护,以虫治虫,也可利用有益的细菌、真菌、放线菌及其代谢产物防治病虫害,也可以病毒治虫。秋季用1度石硫合剂进行封园。
- 3、物理防治措施:利用各种物理因子(光和热等)、人工或器械防治病虫草害,如人工捕杀、灯光诱杀、人工除草等。
3.1.4茶鲜叶的采摘
鲜叶采摘应根据茶树的生长特性和各茶类对加工原料的要求,遵循采留结合、量质兼顾和因园制宜等采摘原则,抓好留叶采、标准采和适时采等合理采摘技术环节,使茶树持续健壮生长。现有采摘方式有手工和机械两种,其中手工采要求提手采,保持茶叶完整、新鲜、匀净,不夹带蒂头,鳞片、茶果与枝叶,禁止捋采和抓采;应用各种修剪机械和采茶机械作业时,操作人员要求技术熟练,保证质量,同时必须使用无铅汽油和机油,防止污染茶叶、茶树和土壤。
3.1.5茶鲜叶的集运与管理
茶鲜叶盛装器具选用清洁、通风性能良好的竹器竹篮,盛装量以不影响鲜叶品质为度。在盛装、集运、贮存过程中,做到轻放、轻压、薄摊、勤翻等,切忌重压、日晒、雨淋,不得与有毒、有异味物质混装。同时做好鲜叶原料的质量、等级、来源地等追溯标识,及时送入加工厂制作。
3.2 加工工艺控制
3.2.1原料的验收定级
“峡州碧峰”所选茶树品种优良,制作选料亦十分严格,总体上遵循“嫩、匀、净、鲜”的基本原则,选用“老嫩”一致的芽叶鲜叶为制作峡州碧峰茶原料,视其鲜叶嫩度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计如下四个等级:
级别 芽叶组成 要 求
特级 单芽 80%单芽
一级 一芽一叶 一芽一叶初展90%,一芽一叶半开展10%,无老叶,无劣变,无异味,无其他植物叶、花及无杂物。
二级 一芽一叶 一芽一叶初展70%,一芽一叶半开展30%,无老叶,无劣变,无异味,无其他植物叶、花及无杂物。
三级 一芽一叶 一芽一叶初展50%,一芽一叶半开展30%,一芽一叶全开展20%,无老叶,无劣变,无异味,无其他植物叶、花及无杂物。
3.2.2茶叶加工流程
峡州碧峰制作加工工艺精湛,系当时首创的烘炒型条型茶类,其制作技术被全国茶叶大专院校教科书和各种茶叶专业书刊,在各省茶叶专刊和茶叶网站转载。茶叶制作分鲜叶摊放、杀青、摊凉、初揉、初烘、整形提毫、足干提香、风选定级等8道工序。加工过程卫生应符合GB14881的规定。
3.2.2.1摊青
鲜叶采回后,及时摊于竹簸箕或凉席上,厚约一寸左右,置于阴凉避风处,间断翻动几次,经4-6小时摊放,茶芽失水减重10%左右,散出青草气为适度。
3.2.2.2杀青
将4–5千克摊青叶投入到转速24~28转/分钟,温度180~200°C的复干机中,高温杀青,先高后低,经6~8分钟,待叶色转暗绿,叶茎折而不断,总失重38%~40%时适度。
3.2.2.3摊凉
杀青叶出于簸箕内,边出边用双手迅速抖开散热,摊放约20分钟。
3.2.2.4初揉
将摊凉的杀青叶盛入揉捻机中,按轻-重-轻原则施压揉捻,历时14~20分钟。
3.2.2.5初烘
将揉捻叶投入100~120°C的复干机中,炒6-8分钟至总失重62%~64%,约八成干时出机。
3.2.2.6复揉理条
初干叶先盛竹簸内,手抖散热,后转入水浴平台导热箱上,运用抓、拢、理、搓、抖等手法,反复搓揉理条,保持箱面温度60~80°C,直到条索紧秀挺直,白毫显露,历时约10分钟。
3.2.2.7足干提毫
理条茶薄摊于垫有白纱布的蔑织毡帽炕上,木炭生火,控制温度70~80°C进行文火烘焙,并酌情收堆翻散提毫至足干,即茶叶手捻成粉,历时约30分钟。亦可选用茶叶提香机进行烘焙提毫至足干。
3.2.2.8风选定级
将足干后的茶叶,筛分割末,拣除异劣,取样审评、定级、匀摊后包装贮藏。
3.3 产品包装工艺
“峡州碧峰”包装所选用的材料有纸、木、金属、陶瓷、纸塑复合、塑塑复合、铝塑复合等,包装形式有袋、盒、罐三种,选用规则是经济、卫生,既要价格便宜,又要符合国家有关卫生要求,还具有保质保鲜的功能,能防潮,同时防止各种气体和微生物进入。所有的包装产品必须是检验合格产品,包装容器为干燥、清洁、卫生、无异味的材料制成,接触茶叶的内包装材料应符合SB/T10035的规定,包装卫生执行GB14881的规定,净含量应符合国家质监局[2005]年第75号《定量包装商品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所有产品必须按GB7718、GB28050的规定制作标签标识。
3.4 成品茶的储藏与运输
“峡州碧峰”正常情况下保质期为18个月,所有储藏与运输过程卫生执行GB14881的规定。
3.4.1产品的储
“峡州碧峰”包装完成后需及时储存于清洁、防潮、通风、防鼠、无异味的专用仓库内,周围无异味气体污染,食品间应留有一定的间隙,隔墙离地,严禁与有毒有害、有异味、易污染的物品混存。仓库储存温度以0~5℃、相对湿度45%为宜,产品的正常保质期为18个月。
3.4.2产品的运输
“峡州碧峰”产品所采用的运输工具应清洁、干燥、卫生、无异味、无污染。运输时需防雨、防潮、防暴晒。装卸时应轻卸,不得甩掷。严禁与有毒、有害、有异味、易污染的物品混装、混运。运输包装上的储运图示标志应符合GB/T191的规定,收发货标志应符合GB/T 6388的规定。
六.包装标识相关规
地域范围内的“峡州碧峰”生产经营者需向登记证书的持有人宜昌邓村绿茶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提出申请,并按照相关要求规范生产和使用标志,统一采用农产品地理标志公共标识和“峡州碧峰”相结合的标识标注方法。
发表回复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