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和北苑贡茶录》原文及注释

作者:宋 熊蕃
陆羽《茶经》、裴汶《茶述》,皆不及建品。说者但谓二子未尝至闽,而不知物之发也,固自有时。盖昔者山川幽深,灵芽未露。至于唐末,然后北苑出为之最。是时,伪蜀辞臣毛文锡作《茶谱》,亦第言建有紫笋,而蜡面乃产于福。五代之季,建属南唐,岁率诸县民,采茶北苑,初造研膏,继造蜡面。既又制有佳者,号日“京铤”。圣朝开宝末,下南唐,太平兴国初,特制龙凤模,遗使臣即北苑造团茶,以别庶饮,龙凤茶盖始于此。又一种茶,丛生石崖,枝叶尤茂,至道初有诏造之,别号“石乳”。又一种号“的乳”。又一种号“白乳”。盖自龙凤与京、石、的、白四处继出,而蜡面降为下矣。盖凤龙等茶,皆太宗朝所制,至咸平初,晋公漕闽,始载之于《茶录》。庆历中,蔡君谟将漕,创造小权团以进,被旨仍岁贡之。自小团出,而龙凤遂为次矣。元丰间,有旨造密云龙,其品又加于小团之上。绍圣间,改为瑞云翔龙。至大观初,今上亲制《茶论》三十篇,以白茶者与常茶不同,“偶然生出,一非人力可致”,于是白茶遂为第一。既又制三色细芽,及试新[钅夸]、贡新[钅夸],自三色细芽出,而瑞云翔龙顾居下矣。
凡茶芽数品,最上日“小芽”,如雀舌、鹰爪,以其劲直纤锐,故号芽茶;次日“中芽”,乃一芽带一叶者,号“一枪一旗”;次日“紫芽”,乃一芽带两叶者,号“一枪两旗”;其带三叶、四叶,皆渐老矣。芽茶早春极少,景德中,建守周绛为《补茶经》,言“芽茶只作早茶,驰奉万乘尝之可矣”。如一枪一旗,可谓奇茶也。故一枪一旗,号“拣芽”,最为挺特光正。舒王送人官闽诗云:“亲茗斋中试一旗”,谓拣芽也。或者乃谓拣芽也。夫拣芽犹奇如此,而况芽茶以供天子之新尝者乎?芽茶绝矣!至于水芽,则旷古未之闻也。宣和庚子岁,漕臣郑公可简,始创为银线水芽。盖将已拣熟芽再剔去只取其心一缕,用珍器贮清泉渍之,光明莹洁,若银线然。以制方寸新[钅夸],有小龙蜿蜒其上,号“新龙团胜雪”。又废石、的、白三乳鼎,造[钅夸]二十余色。初,贡茶皆入龙脑,至是虑夺真味,始不用焉。盖茶之妙至胜极矣!故合为首冠。然犹在白茶之次者,以白茶为上之所好也。异时,郡人黄儒始撰《品茶要录》,极称当时灵芽之富,谓使陆羽数子见之,必“爽然自失”!蕃亦谓“使黄君而阅今日。则前乎此者,未足诧焉”!然龙焙初兴,贡数殊少,累增至元符,以片计者一万八千,袖初已加数倍,而犹未盛。今则为四万七千一百片有奇矣(此数见范逵所著《龙焙》、美成《茶录》。逵,茶官也)!自白茶、胜雪以闪,厥名实繁,今列于左,使好事者得以观焉。
贡新[钅夸](大观二年造) 度新[钅夸](政和二年造)
白茶(政和二年) 龙团胜雪(宣和二年)
御苑玉芽(大观二年) 万寿尤芽(大观二年)
上林第一(宣和二年) 乙夜清供(宣和二年)
承平雅玩(宣和二年) 龙凤英华(宣和二年)
玉除清赏(宣和二年) 启活承恩(宣和二年)
雪英(宣和三年) 云叶(宣和三年)
蜀葵(宣和三年) 金钱(宣和三年)
玉华(宣和三年) 寸金(宣和三年)
无比寿芽(大观四年) 万春银叶(宣和二年)
宜年宝玉(宣和二年) 玉清庆云(宣和二年)
无疆寿龙(理和二年) 玉叶长春(宣和四年)
瑞云翔龙(绍圣二年) 长寿玉圭(政和二年)
兴国岩钅夸 香口焙钅夸
上品拣芽(绍圣二年) 新收拣芽
太平嘉瑞(政和二年) 龙苑报春(宣和四年)
南山应瑞(宣和四年) 兴国岩拣芽
兴国岩小龙 兴国岩小凤(已上号细色)
拣芽 小龙
小凤 大龙
大凤(已上号粗色)
又有琼林毓粹、浴雪呈祥、壑源拱秀、贡篚推先、价倍南金、[日易]谷先春、寿岩都胜、延平乳石、清白可鉴、凤韵甚高。凡十色,皆宣和二年所制,越五岁省去。
右,岁分十余纲,惟白茶与胜雪,自惊蛰前闪役,浃日乃成。飞骑疾驰,不出中春,已至京师,号为头纲。玉芽以下,即先后以次发,待贡足时,夏过半矣。欧阳文忠公诗日:“建安三千五里,京师三月尝新茶。”盖异时如此。以今较昔,又为最早。因念草木之策,有瑰奇卓异之名,必亦逢时而后出,而况为士者哉!昔昌黎先生感二鸟之蒙擢,而自悼其不如。今蕃于是茶也,焉敢效昌黎之感赋,姑务自警,崦坚其守,以待时而已。
贡薪 [钅夸](竹圈银模)方一寸三分
试新[钅夸](竹圈银模)同上
龙团胜雪(竹圈银模)同上
白茶(银圈银模)径一寸五分
御苑玉芽(银圈银模)径一寸五分
万寿龙芽(银圈银模)同上
上林第一 方一寸五分
乙准备清供(竹圈)同上
承平雅玩(竹圈)同上
龙凤英华 同上
玉除清赏 同上
启沃承恩(竹圈)同上
雪英(银圈银模)横长一寸五分
云叶(银圈银模)同上
蜀葵(银圈银模)径一寸五分
金钱(银圈银模)同上
玉华(银模)横长一寸五分
寸金(竹圈)方一寸二分
无比寿芽(银圈竹模)同上
万春银叶(银圈银模)两尖径二寸二分
宜年宝玉(银圈银模)直长三寸
玉清庆云(银圈银模)方一寸八分
无疆寿龙(银模直长一寸,银圈径二寸五分)
长寿玉圭(银模)直长三寸
瑞云翔龙(银模银圈)径一寸五分
玉叶长春(竹圈)直长一寸六分
兴国岩[钅夸](竹圈)方一寸二分
香口焙[钅夸](竹圈)同上
上品拣芽(银模银圈)同上
新收拣芽(银模银圈)同上
太平嘉瑞(银圈)径一寸五分
龙苑报春(银模银圈)径一寸七分
南山应瑞(银模银圈)方一寸八分
兴国岩拣芽(银模)径三寸
小龙(银模银圈)
小凤(银模银圈)同上
大龙(银圈)
大凤(银模银圈)同上
先大人作《茶录》,当贡品极盛之时,凡有四十余色。绍兴戊寅岁,克摄事北苑,阅近所贡皆仍旧,其先后之序亦同。惟跻龙团胜雪于白茶之上,及无兴国岩、小龙、小凤。盖建炎南渡,有旨罢贡三之一而省去之也。先人但著其名号,克今更写其形制,庶鉴之者无遗恨焉。先是壬子春漕司再葺茶睡,越十三载,乃复旧额。且用政和故事,补种茶两万株(政和间曾种三万侏)。比年益虔贡职,遂有创增之目。仍改京铤为大龙团。由是大龙之多于大凤之数凡此皆近事,或者有未之知也。三月初吉,男克北苑寓舍书。
北苑贡茶最盛,然前辈所录,止于庆历以上。自元丰之密云龙,绐圣之瑞雪龙,相继挺出,制精于旧,而未有好事者记焉,但见于诗人句中。及大观以来,增创新[钅夸],亦犹拣芽。盖水芽至宣和始有,故龙团胜雪与白茶角立,岁充首贡。复自御苑玉芽以下,厥名实繁,先子亲见时事,悉能记之,成编具存。今闽中漕台所刊《茶录》,未备此书,庶几补其缺云。淳熙九年冬十二月四日。朝散郎行秘书郎兼国史编修官学士院权直熊无谨记。

陆羽的《茶经》和裴汶的《茶述》都没有提到建安的茶叶。有人认为这是因为两位作者未曾到过福建,却不知道事物的发现本来就有其时机。古时候,山川深幽,灵芽尚未显露。直到唐朝末年,北苑的茶叶才脱颖而出,成为最好的茶叶。那时,伪蜀的辞臣毛文锡撰写了《茶谱》,也只是提到建安有紫笋茶,而蜡面茶则产于福建。五代末期,建安属于南唐,每年都会组织各县民众到北苑采茶,最初制作研膏茶,接着制作蜡面茶。然后又制作出更好的茶,称为“京鋌”。宋朝开宝末年,南唐归顺,太平兴国初年,特别制作了龙凤模具,派遣使臣到北苑制作团茶,以区别于普通的饮品,龙凤茶就是从这时开始的。还有一种茶,生长在石崖上,枝叶特别茂盛,至道初年有诏令制作,别称为“石乳”。另一种称为“的乳”。还有一种称为“白乳”。自从龙凤茶和京、石、的、白四种茶相继出现后,蜡面茶就降为下品了。龙凤等茶都是在太宗朝制作的,到了咸平初年,晋公担任福建漕运使时,才开始在《茶录》中记载这些茶。庆历年间,蔡君谟担任漕运使时,创造了小权团茶进贡,得到圣旨后每年都作为贡品。自从小权团茶出现后,龙凤茶就退居次位了。元丰年间,有圣旨制作密云龙茶,其品质又超过了小权团茶。绍圣年间,改为瑞云翔龙茶。到了大观初年,当今皇上亲自撰写了《茶论》三十篇,认为白茶与普通茶不同,“偶然生出,一非人力可致”,于是白茶成为了最好的茶。接着又制作了三色细芽茶和试新銙、贡新銙茶,自从三色细芽茶出现后,瑞云翔龙茶也相形见绌了。
茶叶的芽头分为几个品种,最上等的是“小芽”,形状像雀舌、鹰爪,因为其劲直细锐,所以被称为芽茶;其次是“中芽”,是一芽带一片叶子的,被称为“一槍一旗”;再次是“紫芽”,是一芽带两片叶子的,被称为“一槍两旗”;带有三片、四片叶子的茶叶,都已经逐渐变老了。芽茶在早春非常稀少,景德年间,建安的地方官周绛撰写了《补茶经》,提到“芽茶只作早茶,驰奉万乘尝之可矣”。像一槍一旗这样的茶叶,可以称为奇茶。所以一槍一旗被称为“揀芽”,最为挺拔光正。舒王送给别人去福建做官的诗中说:“亲茗斋中试一旗”,指的就是揀芽。有人认为揀芽已经是这样的奇珍,更何况是供天子品尝的芽茶呢?芽茶确实是极品!至于水芽,则是自古以来未曾听闻的。宣和庚子年,漕运官员郑公可简,首创了银线水芽。他将已经挑选过的熟芽再次剔除,只取其中心一缕,用珍贵的器皿储存清泉水浸泡,使其光明晶莹洁净,如同银线一般。用来制作方寸大小的新銙茶,茶上有小龙蜿蜒其上,被称为“新龙团胜雪”。又废除了石乳、的乳、白乳三种茶,创造了二十多种新銙茶。最初,贡茶都要加入龙脑香料,但后来考虑到这会夺走茶的真味,便不再使用了。茶的妙处已经达到了极致!所以被列为首选。然而,它仍然排在白茶之后,因为白茶是皇上所喜爱的。后来,郡人黄儒开始撰写《品茶要录》,极力称赞当时灵芽的丰富,说如果陆羽等人见到这些茶,一定会“爽然自失”!我也认为“如果黄君能见到今天的茶,那么之前的茶就不足以让他惊叹了”!然而,龙焙初兴时,贡茶的数量很少,逐渐增加到元符年间,计算单位是片的话有一万八千片,袖初年间已经增加了几倍,但还没有达到极盛。现在则达到了四万七千一百片有余!(这个数字见于范逵所著的《龙焙》、美成《茶录》。逵是茶官。)从白茶、胜雪开始,其名称和品种繁多,现在列在左边,使好事者可以观赏。
  • 贡新銙(大观二年造)
  • 度新銙(政和二年造)
  • 白茶(政和二年)
  • 龙团胜雪(宣和二年)
  • 御苑玉芽(大观二年)
  • 万寿尤芽(大观二年)
  • 上林第一(宣和二年)
  • 乙夜清供(宣和二年)
  • 承平雅玩(宣和二年)
  • 龙凤英华(宣和二年)
  • 玉除清赏(宣和二年)
  • 启活承恩(宣和二年)
  • 雪英(宣和三年)
  • 云叶(宣和三年)
  • 蜀葵(宣和三年)
  • 金钱(宣和三年)
  • 玉华(宣和三年)
  • 寸金(宣和三年)
  • 无比寿芽(大观四年)
  • 万春银叶(宣和二年)
  • 宜年宝玉(宣和二年)
  • 玉清庆云(宣和二年)
  • 无疆寿龙(宣和二年)
  • 玉叶长春(宣和四年)
  • 瑞云翔龙(绍圣二年)
  • 长寿玉圭(政和二年)
  • 兴国岩銙
  • 香口焙銙
  • 上品揀芽(绍圣二年)
  • 新收揀芽
  • 太平嘉瑞(政和二年)
  • 龙苑报春(宣和四年)
  • 南山应瑞(宣和四年)
  • 兴国岩揀芽
  • 兴国岩小龙
  • 兴国岩小凤
  • (以上为细色茶)
  • 揀芽
  • 小龙
  • 小凤
  • 大龙
  • 大凤
(以上为粗色茶)
还有“琼林毓粹”、“浴雪呈祥”、“壑源拱秀”、“贡篚推先”、“价倍南金”、“旸谷先春”、“寿岩都胜”、“延平乳石”、“清白可鉴”、“凤韵甚高”这十种茶,都是宣和二年(1110年)制作的,五年后就被省去了。
每年分为十几个批次,只有白茶和胜雪茶,从惊蛰前开始制作,需要整天时间才能完成。骑手们快马加鞭,不出中春,就已经到达京城,被称为头纲。玉芽以下的茶,就按照先后顺序发出,等到贡茶足够时,夏天已经过去一半了。欧阳修在诗中写道:“建安三千五百里,京师三月尝新茶。”过去是这样的。现在比过去,更是最早的。考虑到草木的生长,有奇特卓越的名声,必定也是遇到合适的时机才会出现,何况是作为士人呢!过去韩愈感慨两只鸟被提拔,而自叹不如。现在我对这些茶,怎敢效仿韩愈的感慨,只是努力自我警醒,坚守其道,等待时机而已。
  • 贡薪銙(竹圈银模)方一寸三分
  • 试新銙(竹圈银模)同上
  • 龙团胜雪(竹圈银模)同上
  • 白茶(银圈银模)径一寸五分
  • 御苑玉芽(银圈银模)径一寸五分
  • 万寿龙芽(银圈银模)同上
  • 上林第一方一寸五分
  • 乙准备清供(竹圈)同上
  • 承平雅玩(竹圈)同上
  • 龙凤英华同上
  • 玉除清赏同上
  • 启沃承恩(竹圈)同上
  • 雪英(银圈银模)横长一寸五分
  • 云叶(银圈银模)同上
  • 蜀葵(银圈银模)径一寸五分
  • 金钱(银圈银模)同上
  • 玉华(银模)横长一寸五分
  • 寸金(竹圈)方一寸二分
  • 无比寿芽(银圈竹模)同上
  • 万春银叶(银圈银模)两尖径二寸二分
  • 宜年宝玉(银圈银模)直长三寸
  • 玉清庆云(银圈银模)方一寸八分
  • 无疆寿龙(银模直长一寸,银圈径二寸五分)
  • 长寿玉圭(银模)直长三寸
  • 瑞云翔龙(银模银圈)径一寸五分
  • 玉叶长春(竹圈)直长一寸六分
  • 兴国岩銙(竹圈)方一寸二分
  • 香口焙銙(竹圈)同上
  • 上品拣芽(银模银圈)同上
  • 新收拣芽(银模银圈)同上
  • 太平嘉瑞(银圈)径一寸五分
  • 龙苑报春(银模银圈)径一寸七分
  • 南山应瑞(银模银圈)方一寸八分
  • 兴国岩拣芽(银模)径三寸
  • 小龙(银模银圈)
  • 小凤(银模银圈)同上
  • 大龙(银圈)
  • 大凤(银模银圈)同上
御苑采茶歌十首(并序)
先朝曹司封修睦自号退士,曾作御苑采茶歌十首,流传人口。如今龙园所制的茶叶,比过去更为盛大,遗憾的是退士未能亲眼见到。我谨记下这些故事,也赋十首献之漕使,仍用退士原韵,以示对前辈的敬仰。
  • 云腴贡使手亲调,旋放春天采玉条。
  • 伐鼓危亭惊晓梦,啸呼齐上苑东桥。
  • 采采东方尚未明,玉芽同护见心诚。
  • 时歌一曲青山里,便是春风陌上声。
  • 共抽灵草报天恩,贡令分明使指尊。
  • 逻卒日循云堑绕,山灵亦守御园门。
  • 纷纶争径蹂新苔,回首龙园晓色开。
  • 一尉鸣钲三令趣,急持烟笼下山来。
  • 红日新升气转和,翠篮相逐下层坡。
  • 茶官正要灵芽润,不管新来带露多。
  • 翠虬新范绛纱笼,看罢春生玉节风。
  • 叶气云蒸千嶂绿,欢声雷震万山红。
  • 凤山日日氲非烟,剩得三春雨露天。
  • 棠拆浅红酣一笑,柳垂淡绿困三眠。
  • 龙焙夕薰凝紫雾,凤池晓濯带苍烟。
  • 水芽只自宣和有,一洗枪旗二百年。
  • 修贡年年采万株,只今胜雪与初殊。
  • 宣和殿里春风好,喜动天颜是玉腴。
  • 外台庆历有仙官,龙凤才闻制小团。
  • 争得似金模寸璧,春风第一荐宸餐。
先人只记载了这些茶的名号,克现在重新描绘了它们的形状,希望鉴者没有遗憾。此前壬子年春,漕司再次修缮茶园,过了十三年,才恢复到旧额。并且按照政和时期的做法,补种了两万株茶树(政和间曾种植三万株)。近年来,贡职更加虔诚,于是有了创新增加的项目。还将京鋌改为大龙团。因此,大龙的数量多于大凤的数量。这些都是近年的事情,有些人可能还不知道。三月初吉,男克在北苑寓舍书。
北苑贡茶最盛,然而前辈所记录的,只到庆历以上。自从元丰的密云龙,到圣之瑞雪龙,相继出现,制作精良,但还没有好事者记录下来,只在诗人的句子中见到。到大观以来,增加了新的茶銙,也像拣芽一样。因为水芽到宣和时期才开始有,所以龙团胜雪和白茶并列,每年都作为首贡。再从御苑玉芽以下,其名称和品种繁多,先父亲自见证了这些时事,都能记住,编成书籍保存。现在闽中漕台所刊《茶录》,没有包括这本书,希望可以补其缺憾。
淳熙九年冬十二月四日。朝散郎行秘书郎兼国史编修官学士院权直熊无谨记。

作者照片
发布日期:
作者: 3ctea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