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泰绿茶
一.产品介绍
“永泰绿茶”是福建省永泰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永泰绿茶”的产地永泰县,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其森林覆盖率高,空气清新,为茶叶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
该茶以其独特的品质和口感受到消费者的喜爱,同时也成为了永泰县的特色优势产业之一,在当地的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藏在深闺人未识,撩开面纱惊八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任福州市委书记时曾这样评价永泰。永泰县位居闽中,福州市首个国家级生态县,素有“后花园”的雅称。县域地势高峻,云雾缭绕,森林覆盖率达76.8%,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足,山间缓坡、崖隙土壤深厚肥沃,极宜发展茶叶生产。
永泰县茶叶种质资源丰富,永泰县梧桐镇坵演村芹菜湖自然村,东经118°40'38″,北纬25°44′14″、东经118°41'15″,北纬25°44′46″、东经118°41'29″,北纬25°44′24″的范围内发现茶树树桩直径80厘米以上2株,60厘米茶树2株;茶树叶型有大叶型、中叶型、小叶型;芽叶色泽除绿色外,还有紫芽等几种类型。
永泰具有悠久的产茶历史,早在唐代就有生产佳茗记载。其中尤以距今有800年以上的历史的“姬岩茶”和300年历史的“藤山茶”为著。永泰茶叶生产历经几度兴衰,并逐步孕育出颇具口碑的“永泰绿茶”。为推动永泰茶产业发展,于1999年9月成立永泰县茶叶协会,现有会员86个,其中企业30家,年再加工茶叶0.2万吨,产值达1.2亿元,其中规模企业有12家。获得“有机茶叶”认证基地1个,基地面积350亩,按有机茶标准建设基地2个,基地面积1330;卢峰茶业有限公司获得绿色食品认证。目前,茶叶是永泰县的特色优势产业,成为永泰县农村的一大支柱产业,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1、土壤地貌情况:永泰位居闽中,地处闽江支流大樟溪中上游,戴云山脉东北麓,总面积2241平方公里,有福州“后花园”的雅称。2014年永泰通过国家验收,成为福州市首个生态县。永泰县区域地势高峻,云雾缭绕,平均海拔在500米以上,森林覆盖率达76.8%。永泰地质属浙闽粤火山活动带闽东火山活动亚带内,受火山作用强烈,又受后期造山运动新构造升降和震荡影响,境内群山林立、沟谷深切、溪流纵横。
全县地理概貌为“八山一水一分田”。地势高峻,层峦叠嶂,大部分地区海拔在500米以上,使得永泰县茶树种植区域具有高海拔茶园相对低温、高湿和多云雾的特征,促使永泰茶叶优质品质的形成。而且有相关研究表明,茶多酚和儿茶素随着山地海拔高度的提高而减少,而氨基酸则是增加,这为茶叶的鲜爽甘醇提供凉物质基础。[吴道良.洪河州不同海拔高度茶树主要品质成分与生理学特征的变化.华中农业大学,2008]永泰县主要以红壤为主,沙性好,土壤肥沃,土层深厚,有机质丰富,养分含量高,保水保肥能力强,尤其是西山片区的同安、红星、白云等高山乡镇,空气湿度高,昼夜温差大,立体气候明显,极宜发展茶叶生产。
2、水文情况:永泰县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温和湿润,年平均降雨量在1400-2000毫米之间,雨量充足,生长在保护区域的茶树,由于湿度和雾珠的增多,使可见光中红黄光得到增强,有利于提高茶叶叶绿素和氨基酸的含量,这对于提高茶叶色泽和滋味是不可缺少的物质。区域内溪河纵横交错,成网状水系。
最大溪流——大樟溪发源于戴云山脉,从德化县水口入境,西东走向,流径9个乡镇,至闽侯县江口汇入闽江,境内长达127公里,是闽江下游重要支流之一,整个流域面积4843平方公里,最大流量12700立方米/秒,最高水位39.80米(罗星塔零点),其主支流有后亭溪、长庆溪、青龙溪、潼关溪、七际溪、清凉溪等,积雨面积均在200公里以上。永泰境内没有工业污染,水资源保持良好,水质清澈、纯净,是理想的农业用水。
3、气候情况:永泰县位于福建省中部,适处温、热带的过渡带,是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雨量充足,四季分明,立体气候显著。雨量充足年降雨量在1400-2000毫米之间,年平均气温14.6-20.7℃,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5.5℃-11℃,历史极端最低气温-5.4℃左右,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3.0℃-29.0℃,历史极端最高40.9℃左右,年均无霜期近300天,年日照时数为1445-2193小时,年活动积温5000℃以上,现代科学研究表明,温度决定着茶树体内酶的活性,进而影响到茶叶化学物质的转化和积累,茶树生长最适宜的温度在20.56℃附近,由此可见永泰是茶树生长的适宜区。
三.地域范围
永泰绿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地域辖9个镇、12个乡,即:樟城镇、城峰镇、葛岭镇、清凉镇、梧桐镇、嵩口镇、大洋镇、同安镇与长庆镇9个镇;塘前乡、丹云乡、白云乡、红星乡、盘谷乡、霞拔乡、东洋乡、盖洋乡、洑口乡、富泉乡、赤锡乡与岭路乡12个乡。地理坐标为东经118°23′-119°12′,北纬25°39′-26°05′, 东邻福清、闽侯、西界德化、尤溪,南连莆田、仙游,北接闽清,东西长84公里,南北宽46公里,总面积2243.4平方千米。目前,永泰县茶叶种植面积达3.28万亩,年产绿茶4023吨。
四.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特征:永泰县范围内种植茶树的鲜叶,在永泰县境内特定的地理环境栽培种植和以独特的加工方式,经杀青、揉捻、做形、烘干等工艺加工而成的,具有外形条索紧结、匀整,色泽绿润毫显;香气栗香显、带花香,滋味鲜醇甘爽,汤色嫩绿明亮,叶底绿亮匀齐的品质特征。
2、内在品质指标:经检测永泰绿茶含有茶多酚10-30%,咖啡碱2-4%,采用水解法测出氨基酸总量为100-220g/kg。
3、安全要求:永泰绿茶产品质量应符合无公害农产品相关标准。
五.特定生产方式
1、产地选择:应据茶树对环境条件的要求选择土壤?pH4.5-6.5的结构良好的红黄壤,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平均海拔高于500米,生态环境条件良好,自然植被丰富,空气清新,水源清洁,土壤未受污染,5公里内无污染源,土层深厚,坡度在25度以下,与工业小区、居民生活小区、交通干线距离500米以外,周围有河流、森林作为天然屏障的山场,建设标准茶园。
2、品种选择与特定要求:选择优良性状,生长势强、产量高、品质好、无病虫为害的茶树,作为繁殖材料,对于种植时间较长、优良种性出现退化的茶树要进行提纯复壮,保持永泰县茶树品种的抗逆性强、品质优良产量高、适应性好的优良特性。如福云系列、永泰菜茶等优良品种。要求茶苗粗壮,根系发达。
3、生产过程管理与控制技术:
3.1、生产控制:永泰县茶叶生产的全过程,包括山地选择、园地开垦、品种选择、苗木定制、田间管理、鲜叶采摘等都严格按照《无公害食品茶叶生产技术规程》执行。其中田间管理的农业投入品有肥料与农药,采取源头控制,全程跟踪,严禁施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高毒、高残留和淘汰的农业投入品。施肥方面提倡以施放腐熟有机肥为主,复合肥为辅;病虫害防治方面以农业和物理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防治办法,严格规定化学农药的使用剂量、施用次数,严格执行安全间隔期,提倡施用生物源、矿质源农药;同时,督促企业和茶农做好生产过程记录档案,即在茶叶生产过程中,各项农事活动,农业投入品的购买、使用情况,产品的加工与销售情况,如实记录造册,逐步建立永泰绿茶质量可追溯制度。
3.2、产后处理:坚持采养结合的原则,根据永泰绿茶不同系列对原料的不同要求,分批、分期、分次按标准适时采摘茶树顶部的嫩芽梢。采茶时采用提手采或小剪采的方式,用清洁、通风的篓筐盛装,防止鲜叶变质或与其它有害物质混合。采摘的鲜叶做到不挤压、不破损、分类堆放、运输,运输器具要清洁卫生、通气,避免污染和混装,鲜叶进厂要分批次、分品种、分老嫩叶、分加工茶类,要求及时验收堆放。产品加工在卫生、清洁、无污染的加工厂房内进行。加工绿茶按照:茶青验收→杀青→揉捻→做形→干燥→筛分→风选→拣剔→包装成品的加工工艺流程;加工时严格按各环节的技术要求精制细造,最后按不同等级包装进仓。
六.包装标识相关规定
1、包装:永泰绿茶按照规定应当按GH/T1070-2011《茶叶包装通则》要求包装销售。
2、标识:标志使用人应在其产品或其包装上统一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永泰绿茶名称和公共标识图案组合标注型式)。
3、其它:永泰绿茶的贮藏、运输等,应当符合国家有关强制性的技术规范。
发表回复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登录。